使用技法:
多種材質拼貼組合,分成背景底圖+覆成外表
使用媒材:
水彩紙
宣紙
透明塑膠袋
(不)透明水彩顏料
墨汁
粉彩
構想:
主要是來自三個靈感
一﹑下雨天,無意間瞥見一面玻璃,玻璃上覆蓋著一層薄薄透明的霧氣,呈彩色斑斕狀。玻璃表面有人用藍色簽字筆作圖,有一種如夢初醒的氤氳虛實效果,頗有趣味,所以把它當作這次主圖的最初構想。
二﹑ 參訪植物人安養院時,莫名的震驚,覺得生命怎麼會是如此的脆弱不堪,大部分出自意外,但仍然有一些生命還來不及成長,很早就住在這裡了。裡面年紀最小的僅僅只有七來歲,這次作品主要是呈現心靈的難受恐懼,同時也是一次對於生命自重的省思。
三﹑在書上看到一句西洋詩句:生命把我們像釘子一樣釘在牆上。我想表達的是,生命中有很多無法預測的意外,其實只是我們不願意承認,逃避推拖的事,但只要時間點到了,意外就會引爆,我們無法逃離,只許面對。
創作過程:
在背景的處理上,我選擇較灰暗的色調統一整件作品的氣氛,一塊塊色塊錯綜出一層層環繞階梯式的韻律感,以及些許的空間立體效果。讓畫面更和諧更自然。之後我鋪上一面(兩層)塑膠帶,呈現最出的架構。
覆蓋上塑膠帶,雖然達到最初的效果,但也使背景的彩度大大降低,為了讓畫面更有層次感,我試著加上墨汁,但很快就發現塑膠袋有很強的排他性,墨汁無法大片地附著在塑膠帶,只會不斷濃縮成單獨的一小點一小點,這狀況使我一度放棄這樣的表現形式。
後來我嘗試著交摺塑膠袋,讓他區分成各大塊獨立方塊,再以毛筆快速地將墨水刷在表面,對摺,擠壓,讓墨汁稍微固定後,以吹風機保留斑剝不規則的自然流狀。
這之中,為了保留住想要的效果,墨與水的搭配是訣竅,速度必須很快,有一種和時間賽跑的緊張感。而且不可能保留住當下所呈現出最佳的樣貌,也不可能第一次就能吹乾,這除了產生第二次的流動效果外,速呼帶有著一種無法完全掌握住自己的抉擇的感慨,因為外在因素時在太多了,他們隨時都在改變。
人物的中心構想是那個七歲的小孩,但我以自畫像表達。
植物人失去原本應有行動力及表達能力,就像一尊逐漸萎縮的人形石膏,構圖時我採取臉部猙獰、張口吶喊的崎嶇表情,這種表情不會出現在他們的臉上,絕對不會,所以有一種自我投射的狀態,對生命處境的掙扎。拓印的手法很成功地產生斑駁的粗糙質感,讓背景與主題產生了連貫性。兩支分離的手,非常不對等地飄浮在空中,產生夢境般的詭異幻覺。下方的釘子反映我第三個構想,也使頭像有了支撐點。
感想:
這次的作品是一項新的實驗,整體配置上還不是十分嚴謹,比例掌握上似乎也沒有很正確,但我個人算是還蠻喜歡的,這是我大學以來第一張全開大小的作品,之後我希望會有一系列的作品發展,探討植物人與行動自如的我們,這兩者之間的微妙關係,期許自己能更成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