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新房昭之物語 從《化物語》看新房昭之的導演手法 (楊庭安_醫學系)


一、前言
        以往,動畫、漫畫被認為是種難登大雅之堂、屬於小孩子們的幼稚產品。但自從日本動漫品質提升,取材多元化後,和歐美漫畫截然不同的風格讓日本動漫稱霸全世界,也趨向精緻,逐漸成為多元藝術的一環。人稱天才型監督(導演)的新房昭之(しんぼう あきゆき)是在近十年的作品中嶄露頭角,他獨樹一格的畫風及表現手法聞名天下,支持者眾,批評者也毫不留情。我們將透過簡略分析新房2009年的作品《化物語》,一窺他奇特而華麗的世界。

二、簡史
        提到日本動漫,必須先對其發展歷史有些基本認識。二次大戰以後,日本國內由於設備和資金不足,直到東映動畫的前身──日本動畫有限公司的成立,才真正開始發展。19701980年代是日本動漫的黃金時期,此時日本脫離了美國迪士尼室的電影動畫,改走電視動畫的路線,科幻風的作品以虛擬的架空背景,搭配真實的故事,牽扯進人性道德倫理問題、複雜的人際及歸屬感,讓動畫的觀賞年齡層逐漸提升;1980年間,動漫次文化擁護者(簡稱御宅族)開辦動漫雜誌以及二次創作(又名同人誌:使用某部作品的人物設定、背景進行創作)的風行將日本動漫帶入了黃金時代。然而1989年的宮崎勤連續殺人事件因為該罪犯收集了大量二次元作品,讓御宅族的名聲跌入谷底,動漫產業一蹶不振。
            1995年,庵野秀明導演的《新世紀福音戰士》首次在電視台上播放,彼時引起了被譽為社會現象的廣泛討論,從最初的機器人動畫到後期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精神分析、大量宗教和哲學意象,《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意識流手法為日本動漫界引入了新一代的思維,重啟動漫的風潮。直到現在,據保守估計,動漫產業及其週邊商品一年產值高達兩兆日圓,可見動漫在日本的重要性。
《新世紀福音戰士》
        美國著名哲學家Paul Weiss對於動畫導演有這樣的說法:「好導演會確保各個部份都有創意的產生,並連結一體,這些東西更會反映出他的本質想法。」[1]在一部動畫中,導演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將劇本、分鏡組合,更重要的是確實引導所有工作人員,才能徹底展現導演的思維和欲呈現的效果。

三、新房昭之簡介
            新房昭之,福島縣出身,自東京設計家學院畢業之後便進入動畫工作室,起初擔任作畫、分鏡,1994年正式成為導演,作品為《美少女戰鬥隊》。但一直到2004年,他在一年內以導演身分推出《魔法少女奈葉》、《月詠》、《~魂狩~》及OVA《柯賽特的肖像》,才引起業界和動漫迷的注意。《~魂狩~》之中,他加入大量抽象、象徵的手法,充分表現個人風格。
            不管是作畫、編劇或是導演,新房的風格備受爭議,愛者恆愛,不滿者亦有之。早期因為大量更動原作劇情,有了「原作粉碎機」的封號,近期則較為收斂。他大膽運用鮮明而極端對比,讓人感覺奇特華麗的色彩、拼貼素材及特殊的分鏡,使他的作品明顯的與他人不同,散發出一股御宅族稱為「新房臭」的氣味。
            新房的手法可大致分為以下數種:色彩、運鏡、文字、暗喻、畫風、拼貼素材。但更多時候他會整合各種方法,讓畫面有種不協調的詭譎感。
1. 色彩:以鮮明對比的色彩,融合出一種奇特的氛圍。往往是為了凸顯事實或物象,刻意以現實中該物象不可能出現的顏色呈現。下圖中劇情走向是晚上在廢棄的大樓區,為了凸顯雜亂,使用亮色呈現物體的輪廓。
2. 運鏡:貼近放大人物至扭曲誇張的型態、利用運鏡視角差或畫面擺設達到錯置的效果、特殊的視角都是新房常用的角度。其中常以窺伺的角度暗中觀察主角群們,如下圖以屋外的角度細看阿良良木和黑儀的言語互動。
3. 文字:受到庵野秀明的影響,新房在動畫中會插入大量文字用以表現主角的心情、想法,抑或是單獨利用文字營造壓迫感。他也會透過切換視角時插入文字幕表達大量不重要的訊息,一閃即逝使觀賞者措手不及。
4. 暗喻:透過畫面搭配台詞,展現台詞的本意或弦外之音。如下圖以繃帶包紮玩偶象徵生病受傷的孩子。(《化物語》〈黑儀螃蟹〉篇)
5. 畫風:畫風是新房極度出名的刻意惡搞,利用突如其來的畫風轉變,展現人物的情緒、強調台詞的效果。
6. 拼貼素材:在動畫中插入實際素材的相片十分突兀,但新房的作品當中四處都可見,是一種蒙太奇(Montage)的手法。他拼貼並創造以達到他所預期的效果,看似格格不入,卻往往意外生成魔幻的效果。下圖中是阿良良木向黑儀說明自己擺脫妖異的過程,黑儀也解釋自己攻擊阿良良木的行為。在背景的字句中剪輯了他們的對話內容、攻擊行為的意象和兩人走路的剪影。這樣的拼貼提醒了觀看者他們對話的重點,也有種內心世界多種資訊交雜整理過程,展現一種奇幻的效果。
綜合以上的手法,新房昭之展現出的是心理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是角色心裡描寫的重要手段,它透過畫面鏡頭組接或聲音、畫面有機地結合,形象生動地展示出角色的心理活動和精神狀態;常用於表現角色的夢境、回憶、遐想等;這種蒙太奇在剪接技巧上多用交叉穿插等手法,其特點是畫面和聲音影像的片段性、敘述的不連貫性與節奏的跳躍性,且聲音畫面形象帶有劇情中角色強烈的主觀性。」[2]

四、《化物語》(2009)
            ()簡介
此部動畫由新房昭之導演,西尾維新原作小說改編。西尾維新的《物語系列》描寫主角阿良良木曆與受到日本傳統怪異奇譚影響的少女們的故事。《化物語》並未依照一般小說通常環繞主線劇情發展的格式,不以解謎或尋找原因為主線,而是透過對話描寫阿良良木曆和少女們的內心思想,主線劇情幾乎被遺忘,也因此《物語系列》被認為是不可能動畫化的作品,西尾本人也稱此作品為「以『很難媒體化』為目的而寫的小說」。但新房以他獨特的手法和風格完整呈現了西尾的風格,有過之而無不及,動畫的推出反而促進了小說銷售量。《化物語》可分為五個章節:〈黑儀螃蟹〉、〈真宵蝸牛〉、〈駿河猴子〉、〈撫子蛇〉、〈翼貓〉,分別是該章女性角色的名字加上妖異類別。
()手法:以下自動畫擷取數個畫面,討論新房的手法及帶來的效果。
1. 〈黑儀螃蟹〉中,角色戰場原黑儀回憶信仰邪教的母親所帶回家的邪教團體幹部企圖對她施暴的回憶畫面。
透過拼貼實寫的手和黑儀的肢體之相對位置、文字的擺布,畫面淡然但充分表現了黑儀被施暴的同時,實寫的母親在一旁祈禱,對眼前發生的事情漠不關心。以鮮明的紅黑對比讓觀眾明白地捕捉母親、施暴者、黑儀的連結,同時表現黑儀的無助。
同樣取自〈黑儀螃蟹〉,利用特大的瞳孔及其內的字,表現人物的內心想法。動漫畫最迥異於電影的地方便在於這種細節上的呈現:除非是抽象藝術電影,否則一般電影會以對白、而不是這種刻意干預的方式傳達人物的意念,十分新穎、特別。如此一來,不需要人物出聲音也能讓人明白心中的話語,才是正常人表面上無語,卻在內心中表達一切的真實感受。
2. 在〈真宵蝸牛〉裡,一段阿良良木與某位角色進行電話對談時,所有該角色講話的時候均以文字幕出現,如下圖中「溜息」的意思是「嘆息」,便是該角色配音長嘆一口氣。刻意不以角色形象,而是僅以文字呈現,讓觀眾透過語調想像地該角色的表情、動作。
3. 差異畫風的使用在〈駿河猴子〉之中嶄露無遺。下圖是阿良良木根據人物原案的樣子,這也是多數時候《化物語》中阿良良木的長相。但本篇之中因為阿良良木的情緒變化劇烈,為了配合他的語調、台詞內容等,新房
刻意大量改變阿良良木的樣貌(如下六圖),產生一種逗趣、卻能強調台詞和角色情緒的效果。
4. 透過組合畫面,傳達出人物內心的糾結與混亂:下圖取自於〈翼貓〉篇,撫子指責妖異讓阿良良木無法以正常人的方式過活,阿良良木卻反而為妖異辯護:「那也不是他們所願意的。」他們的話題雖然圍繞在妖異上,但撫子和阿良良木的內心透過背景萬花筒的切換及轉變,充分表現他們的的不安和混亂,逐漸拉遠的距離也象徵著他們的思維差距。

            ()反思:
《化物語》是一部原著就已經十分跳躍性的作品,新房的展現手法更將這種效果推到了極致。起初我也不太能夠接受這種風格的動畫,然而隨著劇情的推移,新房將大量文字轉為畫面的功力深深吸引著我。尤其近期的動畫為了增進週邊商品所帶來的鉅額效益,往往在畫面上只追求角色設計美觀,忽略背景、聲音等要素,低估綜合整體畫面可以帶來的效果。《化物語》中引入了大量日本傳統劇場的要素,如黑、紅幕的切換等。在對話時候插入看似毫無意義的圖像和符號,帶給人巨大的壓迫感,這就是新房昭之所帶給我的感受:他多元、不拘泥於傳統形象所限制的動畫,不因為動畫不貼近現實而不切實際,反而透過「與現實不符」這一點,將動畫內容利用相關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現實中的不可能化為動畫中的現實。



五、結語
            日本動畫的導演都十分具有自己的風格,如宮崎駿以手繪風格和架空世界聞名,庵野秀明大量剖析角色性格,插入暴力、性等在現實中不被接受的話題。押井守則透過動畫展現他對於未來的預測和想像等。
在我看來,新房昭之目前的風格在於拼貼手法達成的魔幻風格,他尚未有非常具代表性的作品,也就是說,新房昭之現行的特色手法僅限於畫面和人物內心的展現,玩弄畫面和素材以達到奇特而華麗的效果,卻沒有實質上專屬於他的導演風格。但相信他在未來大量執導作品之後,會慢慢淬鍊出更獨特的「新房臭」,讓日本動畫有更上層樓的改革和進步。

六、參考資料
1. 《動畫編劇與動畫導演》,呂敦偉,嶺東科技大學圖書資訊處
2. 《日本動畫五天王》,傻呼嚕同盟,大塊文化
3. 《日本漫畫60年》,Paul Garvett,西遊記出版社
4. 《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Christian Metz,遠流出版社
5. 《電影美學》,姚曉濛,五南出版社


[1] Paul Weiss,《電影藝術》(1975)
[2]呂敦偉,《動畫編劇與動畫導演》(2010)P.3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