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互動藝術(邱欣瑀_資管系)


隨著時間的演進,科技也逐漸在進步,網路普及、智慧型手機、智慧家庭、虛擬實境…等,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並漸漸融入人們的生活環境中,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性。
在這些科學技術普及化後,開始有一群人,將這些科學的「理性」融入他們的「感性」,「理性」加上「感性」後,這些原本冷冰冰的機械零件、數字符號、科學技術,變成充滿藝術家情感、思想的藝術品,幫這些藝術家增加一種不同與以往的表達的方式。
「互動藝術」顧名思義,就是人需要與作品互動,在《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遊戲、互動》中有一段關於與觀眾互動:『透過完全開放的參與行動,讓觀者不再只是純然的作品觀賞者,亦可從行動中體驗藝術家所欲傳導的觀念。這樣的作品,在相當程度上是傾向將藝術與施活的分際打破,其精神來來源可以追溯至達達主義以及其後的偶發藝術等流派。』[1],當這些作品在跟參與者進行互動之前,我認都是屬於未完成的作品,靜靜地等待經過的人發現他們,和這些「未完成的作品」產生互動的關係,可能是觸摸、移動、發出聲音、吐出一口氣…等等,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就像是在這些作品上加諸生命,使這些「未完成的作品」,藉由參與者的力量,成為「完成的作品」。
所以,在這次的心得中,我想寫都就是這些要經由觀眾參與,才能夠表達出創作意義的作品,這些作品拉進一般人對藝術品的想像,改變藝術品是要經由專業人士創作的想法,使民眾也成為藝術的創作者之一,讓創作的作品更具有生動性,在不同人或是人群與作品接觸時,產生更多不同的火花。
吳珊家的作品〈愉悅〉[2],用一顆直徑17公分長的保麗龍球,加上Wii的互動搖桿,讓觀眾能藉由讓球滾動產生不同的聲音與影像,除了觸摸和滾動保麗龍球的觸覺感受、屏幕上所撥出的視覺感受,同時也有清脆聲響的聽覺感受。
在〈愉悅〉這個作品中,他反映的影像是兩個人交互重疊,再加上「愉悅」這個名字,彷彿是表達出兩個人在相處時,所能感覺到的心情。在作品說明中:『人們已經愈來愈習慣在享受私人時間的同時又渴望著分享與被分享。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遠離現實的海裡,表現出自我單體的孤獨感,但同時又與他人相存相依,所以創作的意義所在是雙人而非單人的體現。』
如果這個作品沒有觀眾去滾動球,嘗試著對球施力,那只能看到兩個人影蜷曲在畫面上,沒有交錯的互動,只有寧靜和不知所以然的影像。
林俊廷〈消失的時態〉[3],則藉由虛擬實境的技術,讓參觀者拿著裝有空間追蹤感應器的紅燈籠,走進設計好的影像空間,感受身處夢境的感覺。
因為自己有做過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的經驗,所以雖然沒實際體驗過他的設計,但大概也可以想像一下: 自己拿著紅色的燈籠,走逕向遊戲中場景一樣的世界,彷彿遊戲中的主角(雖然原本是要顯現出夢中的情境,不過我覺得遊戲情境比較好想像),當我移動受中的紅燈籠,身邊的場景就會按照燈籠所移動的位置產生波動,虛擬實境最讓人覺得享受的,就是讓自己身處在實際生活中不會出現的景色或是情境裡。他對自己設計的裝置則是:『若說「裝置藝術」是以呈現「場所」的方式提供一個限時限地的空間感知經驗,那我的想望是「製造」一時空,像個「膠囊」一般封包起來的時空、不具場所意義的時空。』
在創作的自述中,可以看見林俊廷對夢的想法、潛意識的探索加諸在作品中:
意識的時間型態過去、現在、未來。
消失的時態隱匿在何處?
不具時間,不占空間,但是卻牢牢地盤據。
閉上眼睛,才到的了夢境。點燃無意識的燭火,看到自己。
開始說話,光崩解。夢流離。[4]
而他就是想讓民眾親身參與這種「幻境體驗」,讓觀眾感受非現實的可能。如果沒有民眾的進入場景中互動,那他也只不過是一副靜態的畫作而已。
吉姆‧坎貝爾的<色彩碰觸實驗>,透過觀眾的手在影像上游移,讓影像的的色彩產生明暗的變化,以及影像的轉移,除此之外,他也將觀眾把手放這平面螢幕上進行碰觸時,裝置在同時間也會發出聲音。
這個作品比起藝術價值,我覺得它的科技性更為重要,或許在目前的技術下,他不是甚麼高難度的技術,現在應該也有一些軟體方便創作者以簡單的方式,依自己的意念做出影像與聲音的變化,但我覺得這個作品單純,可以很明白的讓使用者了解如何操作,以及讓藝術作品不會有難以親近的感覺,也可以稍微了解互動藝術的特點。作品簡述中就有寫到:『一種來自好奇心所驅動的探險遊戲,便在親密接觸的摸索行動下,解構與重組了影像的形成與呈現,並且帶動了聲音的構成與變化,於身動與聲動中完成一場自我碰觸的實驗。』
沒有人們參與互動,這個作品也就只是一張照片供人欣賞,不會轉變,當人們用手指頭在照片上移動時,摸到不同的地方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如果沒有這些參與者,這種「探索」的樂趣也就不會存在了。
在瑞典地下鐵的<鋼琴鍵樓梯>(不太確定名稱是甚麼),改造後的樓梯,在人們踩上不同樓梯的階層時,會像鋼琴一樣,產生不同的聲音。
這個裝置真的很有趣,在影片中看到在樓梯上跳上跳下,用不同的知識,想要嘗試不同的的方式讓鋼琴樓梯發出聲音,小朋友和老爺爺也愉快地踩著樓梯上的音符。反觀,在改造成鋼琴鍵之前,人們種是往電扶梯的方向走,但在鋼琴鍵出現後,人們走的地方,都變成了電扶梯旁的樓梯。
這個裝置增加了人們生活中的趣味,調劑了人們日復一日的生活,而且還改變了生活在那個區域的人們的生或習慣,讓我們看到了藝術不見得只能純粹欣賞,做一時性的玩樂,這些作品也有可能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改變,像這種「鋼琴鍵」的互動裝置,雖然有可能是一時興起做的研究,但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步調,大家一開始都為了方便,而搭上快速且不費體力的電扶梯,但在後來,這種生活中遊戲的方式,讓人們減緩了步調、停下了腳步,也增加了運動的機會,帶來了健康的生活習慣,至少高達66%都選擇了踏上鋼琴鍵,運動一下。
陳威廷的<音、悅、卉>,發著光的花朵,擺動身影,當觀賞者伸手去晃動這些花朵的時候,花朵會隨之發出聲音,天花板上的星空圓頂,星星也會隨著花朵的移動做改變。作品敘述中寫到:『創作者想邀請觀者親身與花卉互動,進而產生猶如音樂會般熱鬧的聲光享受;而花卉與美妙音樂的巧妙結合,更呈現出愉快、美麗且充滿自信的搖曳姿態。』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同時之間,他不是只有一個觀眾能夠與作品互動,而是可以一群人,同時與作品互動,享受自己所創作出的音樂。
上面五個互動裝置,都讓人們參與了藝術創作的過程,這些裝置都增加了趣味性,吸引觀眾的目光,使經過的人都會想要伸手去玩一玩,無形之間,都讓藝術作品更接近了人群。


參考書籍
Ø   2009數位藝術方舟紀事:數位藝術計畫航程年鑑》,吳梓寧、簡伯勳 撰文,台灣美術館,2009
Ø   李欣頻、林書民等,《數位藝術 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宏碁數位藝術中心,2000
Ø   《科光幻影2007:詩路漫遊: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策畫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7
Ø   《快感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王婉如、崔詠雪、潘台芳總策畫,國立台灣美術館,民94
Ø   張晴雯,《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議題篇 遊戲‧互動》,藝術家出版社,2003

參考網站
Ø   A&R藝企網
Ø   ARS ELECTRONICA (奧地利電子藝術中心)
--Experiments in Touching Color
Ø   The Fun Theory
參考影片
Ø   「愉悅 cheerful
Ø   消失的時態 The Missed Tenses
Ø   Jim Campbell – experiments_in_touching_color
Ø   鋼琴鍵樓梯
Ø   音、悅、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gT9nfJlWKc


[1] 取自於《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議題篇 遊戲‧互動》,第三章 互動
[2] 吳佳珊「愉悅」,2007,互動裝置,資料出處: 2009數位藝術方舟紀事:數位藝術計畫航程年鑑》,吳梓寧、簡伯勳 撰文,第67
[3] 第二屆「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獲獎,資料來源: 《科光幻影2007:詩路漫遊: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第59
[4] 取自於《科光幻影2007:詩路漫遊: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消失的時態〉作者自述,第5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