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興國家經濟的掘起,他們挾持著雄厚的經濟實力並擁有巨大的消費能力,努力不懈的在各各產業中盡情消費,連藝術品拍賣市場也常看到這些新勢力的進駐。最近藝術市場的活絡,讓許多國際性金融企業也為它發行投資基金,好讓更多人與”藝術”連結。
根據今年4月2日聯合新聞網的文藝篇標題”安迪.沃荷 打敗畢卡索”,根據Artprice在年度趨勢報告書中指出,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作品去年以逾4.2億美元的拍賣金額,擊敗畢卡索(為3.197億美元),成為全球交易最熱絡的藝術家。新聞中也提到以「大家庭」系列聞名國際的大陸畫家張曉剛是全球拍賣金額第二高的在世藝術家,去年共拍出5,690萬美元.
從上面的報導清楚的知道,近年來,藝術拍賣市場中以中國畫家及藝術品最受親睞,劉小東的人物,岳敏君的獨特笑臉、張曉剛的灰濛濛的人物已在藝術拍賣市場不斷的以高價被標售,看到他們的作品後,忽然又想到杜象的”小便器”,或許因為杜象對”藝術”有另類的解讀,從此藝術不再是為欣賞而收藏,也可以成為投機者的投資工具,一位有實力的畫家、加上一件有人欣賞的作品、在搭配有文筆的藝評家、進入拍賣市場後,就是數字來展現藝術的價值。這或許讓許多藝術家或想當藝術家的人有更多的動力去創作,但目前藝術市場操作模式,連中國的新華網都擔心的說:
現在炙手可熱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過去幾年有不為人知的藝術圈內進行炒作的骯髒手段。靠著大量的資金,藝術家、投機分子、中間商和評論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來創造需求。
連美國《福布斯》雙週刊都曾刊登一篇署名文章,題為《灌進去,倒出來》都說:藝術家們批量生產畫作,拍賣行與藝術家和交易商合作抬高價格,藝術家還花錢買好評、搞展覽來抬高名氣。假如被這樣炒賣的是垃圾股票的話,那所有這些活動都會被扣上操縱市場的罪名。但在藝術圈裏,這就是正常的買賣。
任何事情只要有人參與,就會有人為操縱的行徑,想想達文西或霍爾班這些有名的畫家,在他們的年代也是需要錢創作、吃飯的,他們也需要名氣來抬高身價,不然就得像可憐的梵谷要餓肚子又精神狀態不佳。所以北京一家藝術品拍賣公司的藝術總監梁長勝(音)也說,要打造一位當紅藝術家就像是"白癡的遊戲"。先讓藝評家給他寫文章,然後展覽介紹他的作品(這些當然都是要付錢的),最後把作品拿去拍賣,自己以高價買下來回來,這樣在藝術市場有個價格,好讓其他參與競標的人有個依據。
所以是市場決定藝術價值? 藝術決定市場價值? 或許是大把的金錢,並集結大眾人的智慧加上傳播媒體的大放送,活絡的藝術市場便創造出扶搖直上的藝術價值,沒有是與非,只有大賺或慘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