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愛與美的誕生----維納斯(Venus)(文山木柵joyce蓮)

畫名:『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約 1485年(或1484-1486年)
蛋彩畫 畫布
172.5x278.5公分
義大利 佛羅倫斯 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Museum,Florence ,Italy )
一>前言
神話的起源,是人類在演進過程中,對自然現象的想像解說,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以一種『擬人化』的方式,建構神話人物的特性與傳說。神話故事往往成為文學、藝術取之不竭的寶藏。希臘羅馬的神話傳說,更是西洋藝術豐饒的養分,讓藝術家將腦海中構思的人物、畫面、情節,表現於建築、雕塑、繪畫等作品中,賦予這些神話人物不朽的生命!
在希臘神話中阿芙蘿狄特(Aphrodite)是奧林匹亞十二位主要神祇之一,也就是羅馬神話中的女神維納斯(Venns)執掌著愛與美,生育繁衍與大地豐饒之神,也是象徵寒冬已過春天降臨的<春之女神>。

(上左圖)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
(上右圖)弗拉‧菲力波‧李皮(Fra Filippo Lippi)(老師)
(下圖) 皮諾‧李皮 (Filippo Lippi )(老師的兒子)
二>畫家生平簡介
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 March 1,1445-May 17,1510)(The little barrel)(小桶)
本名:亞力山德羅‧馬利亞諾‧菲力佩皮(Alessandro di Mariano di Vanni Filipepi)
出生於現今義大利的佛羅倫斯(Florence)亞諾河附近奧尼桑德教區的維亞‧奴奧瓦,亦即今天的維亞‧德爾‧波爾切拉那。因為這一教區接近諾亞河與姆紐涅河之故,擁有地利之便,商業相當繁榮。他的父親與許多當地人一樣,從事皮革匠工作。波提且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么,從小身體虛弱多病,敏感纖細。
他先是和馬索‧菲尼古埃拉學習製造金銀首飾,後因對繪畫較感興趣,於1464年進入當時頗有名氣的弗拉‧菲力波‧李皮(Fra Filippo Lippi 1406-1469)當學徒習畫,由於天賦藝術才華與後天努力,不久他即成為李皮畫坊的得意助手。1469年老師李皮去世,隔年波提且利開設自己的畫坊,開始獨立接受委託畫作。
1472年波提且利加入藝術家組織的聖路加公會,為了感念恩師李皮,收李皮15歲的兒子菲利皮諾‧李皮(Filippo Lippi 1457-1504)為弟子,往後並且成為親密的工作夥伴。
波提且利受佛羅倫斯文藝復興思潮的影響,並受當時佛羅倫斯權力重心梅第奇家族(Medici)賞識與強大的梅第奇家族保持良好的關係,除了享有有利的繪畫條件,也因為透過這層關係,得以接觸到佛羅倫斯上流社會和文藝界名流,開擴了視野,受到當時人文思想的的啟發,作品以新柏拉圖主義半神話半宗教的人文思想為主。以此思想發端所創作的『春』(Primavera)『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是他傳世最有名的兩幅作品,當時被評為具有『異教思想』,有別於自中世紀傳統所強調的基督教思想。
1492年佛羅倫斯發生政變,梅第奇家族遭到驅逐,當時頗受佛羅倫斯歡迎的宗教狂熱份子,道明修道院長薩沃那羅拉(G. Savonarola 1452-1498)接手掌權,波提且利也是他的追隨者之一,從此他的畫風從人文主義轉向宗教畫的主題。隨著薩沃那羅拉在政治及羅馬教會失勢,晚年他無論在畫壇的影響力,亦或個人的聲譽都迅速下滑,並由於文藝復興盛期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崛起大放光芒,波提且利也被世人完全忽略遺忘在時間的洪流裡,直到1867年英國美術史家查德給予他藝術成就高度的評價。如今在藝術史的評析上,他被歸類為『早期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畫派』的巨匠,畫風融合古典的詩情與精緻唯美的獨特優雅風格。
三>時代背景
波提且利所處的時代,是歐洲文化發展史上,一次光輝燦爛時期的開端,代表嶄新的思想與豐沛的藝術創造力,那就是『文藝復興』時期。所謂『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再生』之意,指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再生與復興。
中古世紀是封建思想的年代,權力中心都控制在王侯、貴族和騎士之中。可是到了13-14世紀,由於貿易的往來,商業都市的興起,這股新的勢力,首先出現於義大利半島,因為當時它位處東西貿易的交通要衝,其中佛羅倫斯、威尼斯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城市。14世紀的佛羅倫斯,是當時歐洲最負盛名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中心,而這一切又是由毛織工業所創造的奇蹟。毛織業的蓬勃發展,帶動其他產業、商業、金融業蒸蒸日上,使佛羅倫斯成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梅第奇家族(Medici)即是當時歐洲最大的銀行世家,也是佛羅倫斯的權力中心。
義大利半島上各個城邦都市,莫不在學術、藝術、建築、人文思想上追求領導領先的地位,企圖恢復昔日羅馬帝國的光榮,而拜占庭帝國被土耳其所滅,許多研究希臘學術、思想、語言的專家,被聘請至這些新興城市教學講習,於是產生 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文藝復興』時期。
四>畫作賞析
畫名:『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約 1485年(或1484-1486年)
蛋彩畫 畫布
172.5x278.5公分
義大利 佛羅倫斯 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Museum,Florence ,Italy )

(上左圖)羅倫佐‧迪‧皮埃爾法蘭西斯可‧梅第奇(Lorenzo di Pierfrancesco de Medici)
(上右圖)卡斯特拉別墅 (The Villa of Lorenzo di Pierfrancesco de’Medici at Castello)
(下圖) 烏菲茲美術館 (Uffizi Museum,Florence ,Italy )
1) 畫作委託緣由
15世紀後半葉的佛羅倫斯,正是梅第奇家族統治這座城市的全盛時期,不僅是政治上實質權力中心,更是當時文化環境的擁護者。1470年波提且利自立門戶開設個人繪畫工作室,很快就受到梅第奇家族的賞識,向他訂購大量的畫作。依據美術史家的研究,這幅畫作的委託訂購者是梅第奇家族成員之ㄧ羅倫佐‧迪‧皮埃爾法蘭西斯可‧梅第奇(Lorenzo di Pierfrancesco de’Medici),他是佛羅倫斯統治者高尚的羅倫佐的大堂兄,畫作是用以裝飾懸掛在佛羅倫斯近郊卡斯特拉別墅(The Villa of Lorenzo di Pierfrancesco de’Medici at Castello)。
2) 主題介紹
波提且利以當時詩人波利蒂安歌頌愛神維納斯的長詩為靈感創作,描繪希臘神話中愛神維納斯誕生的景象。依據希臘詩人荷馬(Homer)的描述,維納斯是天神宙斯(Zeus)與矇矓女神戴奧妮(Dione)之女,但較常見的說法是,當沙登(Saturn)砍下烏拉諾斯(Uranus)的陽具拋入大海之後,維納斯便從海水的泡沫(希臘文『aphros』因而取名『Aphrodite』)誕生。根據傳說,維納斯從塞浦路斯島(Cyprus)的帕弗斯(Paphos)或愛琴海中的小島西特拉(Cythera)登上陸地。
3) 畫作人物介紹
*畫面中央是主角愛神維納斯,全身赤裸,雙手略為遮身,優雅地站立在大貝殼上,正飄向岸邊,時間女神(又稱四季女神)正拿著紅色斗篷,準備為她披上,這個動作象徵美德的給予。
*右邊是時間女神霍拉(Hora有『時間』之意)希臘神話中,專司四季及時辰,以及正義和秩序的女神。她身穿繪有矢車菊圖案的衣飾,手拿的紅色斗篷則會有菊花圖案。
*左邊是西風之神西飛爾(Zephyp)抱著花神芙蘿拉(Flora)飛越宇宙而來,溫暖的西風是春日的和風,西飛爾因吹拂的動作鼓起雙頰,緩緩將維納斯吹送到岸邊,花神芙蘿拉則灑下象徵愛的玫瑰花。
4)鑑賞評析
*構圖:
a>講究舞台效果與戲劇性的情節:
‧ 背景單純化,強調前景人物的動作、表情、人物之間的互動,讓觀者的焦點集中於中央---主角維納斯的豋場。
‧左邊飄浮於半空的西飛爾臉部表情最具動感,引起觀者隨著他眼神投注的方向,也就是由左至右,期待欣賞故事情節的發展。
b>採取文藝復興時期所強調的對稱、平衡感:
‧海平面與中央的主角維納斯形成對稱的十字,給予畫面穩定、平衡的感覺。
‧維納斯腳下踩著的大貝殼,與姿態輕盈的維納斯形成互相垂直穩定的效果。
‧大貝殼與海平面互相平行,加強畫面的穩定和諧感。
‧ 配角人物分至左右兩邊,具有對稱性,眼神均投向中央的維納斯,互相對應,他們的『動』與維納斯的『靜』形成互相對比平衡的效果,並且讓畫面產生靜中有動的韻律感。

*色彩:
a>帶有黃金、珍珠、絲緞、銅雕等質感的華美高尙色彩,表現精緻的裝飾風格。
‧金色:維納斯頭髮、貝殼、肌膚、翅膀、衣飾----等,閃耀著一層薄薄的精緻的金色質感。
‧珍珠白光澤的貝殼、肌膚。
‧絲緞光澤:四季女神的衣服,手中的斗蓬。
‧古銅色:樹木、陸地、水邊植物、翅膀、花神的衣服等,有如銅器雕塑的質感。
b>運用彩度不高的背景色,襯托人物的優雅姿態,呈現典雅悠閒的氛圍。
天空為淡灰藍色,中間的海水為淡灰藍綠色,下方的海水及陸地則為暗灰黑色。
*特色:
流暢細膩清晰的輪廓線,尤其是維納斯身體的曲線,顯現出雕塑般的質感
受『國際哥德式』風格影響,人物身體曲線刻意拉長變形,產生修長優雅的 視覺美感。尤其是維納斯略長的頸部,右肩不自然刻意下垂拉長,頸部至胸部的長度也顯得過長,整個身型都刻意拉長。
受啟蒙老師Lippi的影響,維納斯的面容寧靜婉約,略顯憂鬱的神色,是波提且利描繪人物最具個人特色的地方,一種『美麗與哀愁』的獨特氣質。
‧ 淡粉紅色的玫瑰花,細小、不規則的飄散於畫面中,呈現出空氣的流動感與女性典雅清新的裝飾風格。

五>歷代維納斯的演化與蛻變
以『愛與美』為象徵而聞名遐邇的希臘女神維納斯,是人類精神層面中,對『愛情』、『情慾』、『審美』等心理需求的一種『擬人化』想像的神話人物。在人類文明演化與藝術發展中,隨著『女性崇拜』、『女性裸體審美觀』、『禁慾文化』、『女性角色反思』等,於各個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形象與解讀。
以下依據西洋藝術的發展,說明其衍化與蛻變的歷程:
1) 原始‧生殖崇拜----<威林多夫的維納斯>約25000 B.C. 『愛神』做為人的一種精神力量的表現,乃是根植於原始民族『生殖崇拜』的基礎。 女性生殖能力可以抵抗人類害怕滅絕的恐懼,造就『原始維納斯』的雛形。
<威林多夫的維納斯>製造年代大約是25000年前,近代出土於奧地利南方威林多夫村,是現今發現的最早一尊維納斯的雕像,約11公分大小,刻意忽略的臉部五官與四肢,和生殖有關的部位:胸部、腹部、臀部都明顯的誇大,顯現繁衍生育功能大於視覺美感的審美的標準。
2) 神話‧古典主義----<米羅的維納斯><擲鐵餅的人>
希臘是個崇尚『力』與『美』的民族,也是個崇尚裸體『人體美』的民族。他們強調『力感』的英雄崇拜與『美感』的美女崇拜,在『人體美』中表現純粹的理想體型,並培養審美的精神。希臘的人體雕像,就是力與美的表現,面容多半較無表情,呈現一種理性、寧靜、或力度的精神。
3) 沉淪‧縱欲主義----<諸神的饗宴><拍賣女奴>

羅馬時代末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荒淫、道德淪喪的時期。女性淪為『感官 女神』強調感官享樂的世俗情欲。當時羅馬人自比為享樂的希臘諸神,夜夜 笙歌,甚至有拍賣女奴的惡習,將女性視為發洩情欲的對象。
4) 懲罰‧禁慾主義----<聖告圖><聖母子像>

中古世紀時,人類面對災難與戰爭,疾病與死亡,強調『聖潔的愛』以及『良善的美』,須以『贖罪』『悔改』的心,控制情欲的需求,追求精神上宗教的大愛。
<聖告圖>大天使告知處女之身的瑪利亞,他即將處女受孕,生下上帝的兒子,瑪利亞面容、姿態謙卑虔誠,展現女性的純潔與節制。
<聖母子像>則是表現聖母、聖子包容安慰人類的大愛,以及強調女性與生俱來的母愛。
另方面在這個時代,宗教法庭也以『女巫』罪名,企圖徹底以宗教的力量, 剷除世俗感官的女性崇拜,建立『禁慾』、『節制』的宗教精神生活。
5) 復活‧人文主義----<沉睡的維納斯><烏比諾丘的維納斯>
歷經了中世紀神聖宗教信仰,沉睡了1000年的維納斯女神,終於再生覺醒,展現屬於人世的氣息與媚力。維納斯由站立的姿態,優雅地成為橫躺的臥姿,這樣的形象,成為表現維納斯美感歷久彌新的姿勢。
6) 深化‧寫實主義----<裸體瑪哈><鏡中的維納斯>

是兩幅西班牙畫家的作品。
<裸體瑪哈>是畫家哥雅,描繪阿爾巴夫人的肖像,<鏡中的維納斯>是委拉斯奎斯將愛慕的女人,以含蓄的、優美的背面姿勢呈現。
將維納斯女神形象,化為畫家心中傾慕深愛的女人,世俗女性的裸體,就是以男人觀看的方式呈現。因為女人是被看、被滿足男人的觀看標準,維納斯就是滿足觀看慾望的情人角色,女性也成為渴望被愛的女人。
7) 反思‧現代主義---<奧林匹亞><躺著的女人>

法國畫家馬內所描繪的<奧林匹亞>,是在企圖呈現現實世界中的維納斯,她違反了維納斯女神優雅高尚的標準,由她蠻不在乎直視的目光,沒有含蓄與嬌羞的神態,代表普遍存在的妓女角色。
畢卡索的作品<躺著的女人>,則是當時他深愛的女人瑪莉‧特海瑟的柔美睡姿,完全捨棄傳統表象寫實的描繪技巧,僅以流暢簡單的線條,單純的色彩,表現他心中深愛女人的維納斯形象。
8) 批判‧回歸‧當代藝術----Niki的<維納斯><人體攝影維納斯的誕生>Andy‧Warhol<瑪莉蓮‧夢露>


Niki的<維納斯>是以女人的角度,女性覺醒的理念,批判傳統維納斯的理想形象,她以『行動藝術』的方式,用裝滿顏料的手槍,當場射擊一尊仿米羅維納斯的石膏像,企圖表現破除傳統維納斯的女性裸體刻板印象。
Andy‧Warhol<瑪莉蓮‧夢露>則是以大眾熟悉的性感女神瑪莉蓮‧夢露的臉部圖像,複製現代版不朽的維納斯形象。
<人體攝影維納斯的誕生>則回歸古典美感的維納斯,用影像展露女性裸體美感。
六>結語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維納斯』----
這個維納斯體現你自己如何看待女性的角色,如何觀看欣賞女性的身體,同時也顯示你自己對『情感』、『慾望』、『審美』的看法與態度。波提且利的作品『維納斯的誕生』,預告了『文藝復興時期』屬於『愛與美』人文思想的誕生;而我們人類維納斯原形的演變,就表示對『愛與美』不間斷的困惑與追求。
七>參考資料
1) 維納斯藝術史 周平選著 上海三河書店
2) 文藝復興(劍橋藝術史) 桂冠圖書
3) 波蒂切利 何正廣主編 藝術家出版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