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不經意的一堂課(竇加心得報告)--by 松山社大(佳諭)

莫名的選了堂課”從旅行愛上藝術史”,以為會遇見”旅行”,卻一頭栽進藝術史裡泳渡汪洋.
老師為了增進同學的藝術涵養,在這學期分組討論10幅畫,但無奈是每幅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作品,最後我是選擇以竇加來報告,因為我想從攝影的角度來觀察竇加的畫風!

為何我會有這種想法勒? 因為在欣賞竇加的畫作時總會讓觀畫者無意中走入一位旁觀的角度,好似就在景物的旁邊正在觀看這發生的一切.例如浣衣女及舞台人生等畫作.
也碰巧現階段的我也正在學習攝影課程,攝影的概念就是研究光線的變化及觀察環境,研究拍攝主題與環境的分配及賓主關係,該如何構圖,直線斜線還是黃金點構圖或是圓點構圖?是俯拍還是仰拍或是側拍亦或是隱拍勒?但無論是何種拍法,攝影者都是一位觀攝者,一位隱形的但主觀的觀攝者.透過觀景窗來透視景觀內的世界或再創心象世界美學角度.攝影有時是沙龍唯美的是經過構圖例設計,但更多時候攝影是真實呈顯或剝離再構景象,端看觀攝者的手法技巧.如同繪畫亦然.
在印象派初期開始~畫家開始不再跼限於室內畫室而是走出畫室並觀察自然環境光線的變化及日常生活的人事物, 繪畫不再只是宗教或神話的唯美呈顯,而印象派開拓了繪畫的新觀點.
竇加,他---- 則是處於古典畫風和印象主義畫風的過渡橋樑,他和印象派的畫家交流談藝術也喜歡印象派畫家,但他並不跟他們一樣到戶外直覺即興寫生,竇加他偏好在畫室工作,但他的作品並不是取材神話或宗教,而是取材自日常生活中的興趣題材去加以觀察,竇加猶如一位隱形者以冷眼觀察他所感興趣的舞台人生,他用速寫記錄個別舞者的動態及變化與心情和表情,但他並不像印象派即時的揮灑及記錄光線的變化,而是以他來自紮實的素描功力加以安排組合構圖佈局,當然也是因為他認為藝術創作必須以素描為基礎,而他在年輕時,竇加曾受教於法國古典派大師安格爾弟子門下,而他也傾募和努力學習文藝復興大師的手法如達文西.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的關係,所以他說他的藝術並不是自然而生的藝術,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觀察及佈局呈顯.但他又跟古典派不同,他不取材神話或宗教的唯美,但他喜歡古典派的穩種傳統基礎,他恰如介於古典與印象兩者之間真實與虛幻.所以他的作品乍看似不經意的經過者,但實際上都是冷眼觀察所呈顯的各種角度,不像以往的畫家是安排畫面的人物擺設,竇加是記錄觀察景物的變化,再以素描重新組合安排心中的構圖.但也在無形中將觀畫者帶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讓觀畫者有很深的參與感與真實感.

例如: 浣衣女,畫面中的兩個浣衣女真實的動作記錄其實是不協調,但在現實的環境中卻是如此,一個專心工作,另一個工作累了,正打完哈欠準備繼續工作,看起來好似我們觀畫者正巧經過看到的畫面,有一種拍照畫面流動的感受,但事實上這都是經過竇加的觀察記錄與重組才將畫面呈顯,也巧妙將畫者與觀畫者都帶入隱形的畫中參與。還有竇加最感興趣的舞台人生,一般人想到芭蕾舞就會想到唯美的女主角,但竇加並不是只描繪女主角風光的一面,也真實記錄生動的芭蕾舞者有其風光時刻也有練舞的疲憊與生活的困苦,當然還有經過深刻觀察的舞者特殊肌理線條與節奏感表現.這都經過長期觀察的人生百態,不也像我們的真實人生嗎?.每個人都想當上維美的女主角但也都必須要經過嚴苛的訓練與付出,不過並非付出就能當上燈光下的維美女主角,大部分的人都像是圍繞在老師身旁努力習舞的舞者等待機會的來臨.當上主角的那一刻讓燈光打在身上時的夢幻,那一切的艱辛都是值得的。竇加喜歡用澄清感和粉亮的光澤的粉彩來薄塗,讓在舞台的燈光上及舞者舞衣更具有其夢幻感這是很適合於這類題材的色彩.另外竇加的畫讓人有種參與感還有流動感,就在於他的構圖與取景角度,竇加的畫我前面說過猶如一位隱形攝影者,所以他的取景構圖也就不同以往的畫家, 他會將觀察到的人物真實或重新安排在畫面邊緣或圍繞在老師的身邊,感覺要要被裁切到畫面之外,但又可以感覺到她正在等待上台的那一刻,有其緊張的肢體動作.讓觀畫者也跟著一同等待進入舞台中.另外竇加的畫還有一個特點是觀察的視點,並不像以往的畫家是僅從正面或側面或3/4斜面入畫,而是像隨時都在觀察的攝影者,有從高點俯看或從低點觀看,或似360度的視野變化,讓觀畫者有了新的視野角度來看世界.
總結來說:竇加是一位記錄觀察人生,透過真實且重組的線條再創作而呈顯的畫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