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行為藝術的跨領域解構及分析(林靖容_醫學系)


壹、前言
            行為藝術是一種超越我們原本所認知的藝術媒介的藝術,過去的古典藝術作品主要是揮灑在畫布、雕刻、音樂等有形的、馬上可以感受到的媒介上;然而行為藝術透過藝術家的身體或者現成物,讓作品/表演本身多了更多的詮釋空間,也讓藝術本身只存在於特定的時空、甚至針對其時空背景產生特定意義。這讓我感到非常的新奇,即使行為藝術已經行之有年,我卻不記得自己有親身體驗過任何一部作品;我記得自己參觀過的畫展、聆聽過的音樂會、雕刻美術館等等,卻不記得自己有參與或者目睹任何一件行為藝術。我不禁感到懷疑:難道是藝術本身的時空限制所造成的?還是我因為過去的缺乏認識而沒有發覺自己身邊正在進行的藝術?抑或是台灣本身的行為藝術就很少呢?
            透過這份報告,我希望可以了解行為藝術本身的特質、其如何傳達訊息給觀眾、通常傳達什麼樣的訊息、藝術本身所產生的原因等,最後談到台灣本身行為藝術的發展與例子,了解自身身旁得行為藝術動機為何、目的為何、和自己的生活有什麼關係或者影響;從符號學與社會學的角度去看待、解構這個近代崛起的迷人藝術。

貳、行為藝術的定義與起源
            對於行為藝術的定義,目前為止尚無定論;可能是因為其產生的年代相較於古典藝術來的近,加上目前在世界各地仍不斷有人持續地創新、表演,因此對於其範疇,仍沒有絕對的定義。在這裡先以維基百科上的解釋,輔以書籍,做初步、粗糙的描述:「行為藝術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群體行為構成的一門藝術。行為藝術必須包含以下四項基本元素:時間、地點、行為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眾的交流。」(維基百科)「行為藝術與我們所知的表演藝術不盡相同,其中開發的『藝術自律性』與『身體觀』,從西方美術史來看,存在著基本面的差異性,在『達達運動』之後,藝術家的身體成為藝術觀念的『承載體』,通過身體表演將其概念公開呈現,試圖打破藝術與生活間的界限,往往有著反敘事、無調性、重複性、過程性、隨機性、隱喻性及在地性等特色,而其他週邊演出型式、技術、體制與技巧,也與表演藝術完全不同,而慢慢發展出一套有別於表演藝術的美學觀。」(台灣行為藝術檔案)因此我們可能無法以傳統的角度,像是身體美感、表演技巧、色彩學、敘事性質、聲光效果等去解讀、分析它。
            若以維基百科上所定義的行為藝術來看,最初應該是發生於在20世紀60年代維托·阿肯錫(Vito Acconci)、赫爾曼·尼特西(Hermann Nitsch)、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和艾倫·卡普洛(Allan Kaprow)等人的作品。(事實上,維基就是以這些事件來定義行為藝術。) 而西方文化理論家一般認為,行為藝術活動可追溯到20世紀初,比如達達主義—主要藝術家包括特里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和理察·胡森貝克(Richard Huelsenbeck)。但從另一方面觀之,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有藝術家進行公眾表演,也可以被視為現代行為藝術的先驅,由此可看出行為藝術本身的開放性與發展性。

叁、解構其產生影響的方式
Ø  身體
1.       表徵:身體是可以傳達很多訊息的,以西方歷史為例,其對於身體的形象一直受到希臘化基督教的影響,對希臘化基督教來說,身體是非理性、激情與慾望的中心;肉身與精神相互對立,肉身成了道德腐化的象徵。而上述這種認為身體是反社會欲望的所在之處的觀念並非生理上的事實,而是文化建構的產物,並具有重要的政治意涵。
2.       互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事實上比肉眼所看到的來的複雜,若從符號互動論的觀點出發,互動的概念基本上先假定一種內部轉換,在內部轉換中,我與自身進行互動。「我」(I)是個體對其他人各種態度之整體回應方式;而「我」(me)則是其他人的組織態度。因此,自我是透過(I)與我(me)在符號和姿態的互動中所形成的複雜統一體。
Ø  背景
1.       時間: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但我們暫且以時間為軸線做說明。舉例來說,潘襎認為,二十世紀的藝術表現看似多元,實際上卻是由西歐與美國強勢文化所主導,多元性的背後其蘊含世界性的霸權文化。資本主義與禁慾般的社會主義相較之下,資本主義的開放性建立在流動的資本主義市場的供需關係上,因此其藝術表現必然多元又充滿商業氣息。(後現代主義的鐮刀)但是藝術真如其所說的,迎合大眾而失去個性嗎?柏林圍牆的倒塌、蘇聯政權崩解、共產主義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的路線等等,多少逼迫大家重新省思身邊所有事物的脆弱性與流動性,這不也是後現代主義之所以出現的原因嗎?由上述不同的論調,我們可以發現時代背景對於人類的思維以及藝術有其重大影響,而對於同樣的時代,我們又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激盪出最適切的推論。
2.       空間:同樣地,在同一個時間軸上的不同地點,因為地理、文化等種種因素,產生迥異的火花與氣氛。以台灣為例,其現代藝術的發展除了和本身成長的脈絡息息相關之外,政治氛圍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其活躍性與方向;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代表了當時高壓統治的可怕,對於文學以及藝術,都施加了相當程度意識形態上的壓力,導致此一時期的現代藝術無法蓬勃發展,作品也相對少很多。
Ø  小結:
透過社會建構之下的符號表徵、加上現成物自然或非自然的特性,將表演者的身體置於特定的時空之下,藝術家能夠以一種非傳統、非正規的方式,傳達其所想要表達的訊息。而同樣的表演若是放到不同的時間或空間,都會引起觀眾不同程度以及向度的反應;換言之,上述四個標題都是行為藝術的重要因素。

肆、作品分析
Ø  謝德慶《One Year Performance
1.       簡述:謝德慶是來自屏東的旅美藝術家(b.1950-)1973年在台北市溫州街公寓發表《跳樓》摔傷腳踝之後,因有感於台灣藝術發展的保守,加上對於紐約藝術環境的嚮往,在1974年偷渡到紐約,1980411日晚間七點開始執行作品《One Year Performance 1980-81》,至1981411日晚間六點一整年期間,每天二十四小時,身穿繡有名字、如同受刑人的卡其色服裝,到指定地點(哈德遜大街111號二樓)按時打卡一次;而每次打完卡馬上離開,並且等候下一次打卡的到來,如此生活一年。但因為生裡睡眠可能中斷這種行為,他使用一個特殊裝置,也就是加上他自製擴音機的手錶的定時鬧鈴,來打斷自己的睡眠,而公證人每天都會檢查打卡機一次,並對打卡次數和時間做出嚴格統計,總計366張卡片,然後簽字證明。在每天的例行打卡當中,謝德慶並以自動攝影裝置拍下每次打卡的照片,甚至連應該打卡的8760次當中出現的134次的失誤都羅列出來,並於後期製作的DVD錄影片中供觀眾檢驗。(台灣行為藝術檔案)
2.       分析:錄影畫面中,以連續照片密集播放面部與毛髮快速變化的過程令人印象深刻,從生理層面來看,這種被時間分割所產生的焦慮感,加上對於謝德慶被此一行為精神折磨的想像,已經足以讓觀眾感到頭皮發麻,彷彿他呈現的是那個每天上下班打卡的自己,每天被時鐘上的12個數字切割;而他正是要向觀眾展現現代生活的真實處境與存在的荒謬性,讓人們對於這種機械奴隸的生存樣態進行反思。這樣的主題非常符合現代這種快步調生活的想;若是將場景切換到幾十年前的鄉村,可能就不會有相同的共鳴了。
Ø  張永村的《蒙娜麗莎杜象村》
1.       簡述:張永村於1991年底參加第二屆國大代表選舉,將此行動化為期個人行動藝術品《蒙娜麗莎杜象村》。他以法國觀念藝術家杜象將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一作畫上鬍鬚的《LHOOQ》挪用至這次的行為,戴上黑帽與黑邊復古造形眼鏡,穿上奇裝異服走上街頭拉票。其政見有:(1)信藝術得永生。(2)藝術是人類第二位真神。(3)每一個人都是藝術家。(4)用藝術化暴力,世界更有趣。最後落選。在其自撰的「二屆國代落選人、增額立委候選人」宣傳單上,以反諷的語氣寫到:
課本上說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
????????????????????????
其實
政治是開運動會時強迫大家一齊去唱歌的運動場
政治是一個口號,二個動作三個偽裝四個分贓的場所
政治是一種有兩種標準的法律
政治是愚笨的人欺侮聰明人的唯一機會
政治是最好賺錢的房地產
政治是環保局不敢取締的垃圾場
政治是人心腐敗的暗房
政治是一個字可殺死很多人的屠宰場
政治是一種紅色,但不能亂用
政治是一種黑色,但用的很多
政治是一種把自己頭像印在紙上的鈔票
政治是各主要幹道的名稱
政治是讓馬路多幾個坑洞
政治是多數幸福中的最大不幸
政治是妓女控訴法官的唯一法庭
政治是千面殺手笑面刀
政治是最高明合法的騙術
政治是各種可能性的恐怖
政治是少數人玩弄多數人的勾當
政治是憲法的地攤
政治是打架最過癮的擂台
政治是警察捉拿知識分子的票據
政治是把「人」字變成「金」字的一種魔術
政治是三原色混合後的濁色
政治是爸爸常上街舉布條,媽媽說好貴的壞習慣
政治是梅花餐上採野花的園地
政治是碰上問題時,「你等會兒,我先上!」然後一個一個放的屁。
2.       分析:張永村以一種身體力行、以卵擊石的浪漫精神,親自去碰擊政治勢力生態圈;想當然爾,此種毫無龐大資金運作,並且沒有「角頭」當靠山的情形下,落選早已是意料中之事(388),卻也凸顯出政治權力在各地「黑金」及「樁腳」操盤下,民主選舉已質變為各大政治山頭搶地盤的活動。(台灣行為藝術檔案)其宣傳單上也可一窺政治的荒謬性,同時證明其參選之舉並非單純鬧事,而是了解政治情勢並且有意嘲諷。在過了20年後閱讀宣傳單,仍是心有戚戚焉,這樣的藝術行為的確符合在地文化與現象,而且創作者出於良善的動機,對於當時腐敗的民主提出批判。

伍、結論
            行為藝術的呈現方式因為藝術家身體的加入,而有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加上時空的因素,每一件作品都有其時代性的意義,放到不同的地方,都會有全然不同的解讀、甚至毫無意義。這次分析的兩部作品都是台灣藝術家的行動藝術作品,事實上,台灣的行動藝術並非稀少,而是需要媒體適當的傳播,否則容易因為其即時性而讓觀眾數量、接觸到訊息的人數有所限制。而在台灣這麼一塊小小土地,就產生了不同時期、不同主題的作品,旨在提醒大眾一些我們可能忽略或者避而不談的現象,像是生活型態、政治、少數民族、法律制度等等,議題非常的多樣化,也非常貼近生活,加上其時而抽象、時而詼諧的表現方式,這樣的藝術型態正在蓬勃發展,並且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陸、引用書目與參考資料
Ø  《台灣行為藝術檔案》/姚瑞中編著/初版.遠流
Ø  《後現代主義的鐮刀:晚期社會主義的藝術文化》/阿雷斯‧艾爾扎維克、波利斯‧葛洛伊斯、密斯科‧蘇瓦科維奇、彼得‧喬治、傑拉多‧莫斯奎拉、高名潞編著/楊佩芸譯/初版.典藏藝術家庭
Ø  《身體與社會理論》/Bryan S. Turner編著/謝明珊譯/初版.韋伯文化
Ø  全球華人藝術網電子藝術雜誌http://www.artlib.net.tw/edm/081022/flash_mail1.php
Ø  《藝術家》第364血腥與榮譽解開肉身凌遲之謎法蘭可畢的行為藝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