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達達主義與龐克文化的跨領域分析及比較(醫學系_林靖容)


壹、前言
    最近讀到一本書,書名為「觀念藝術」(註一),內容提到觀念藝術家著力於美學思考的新領域之探究,試圖排除藝術中商業及消費的一面,從而將他們的藝術活動延伸成社會的、生態的及智慧的關注,捨棄因循舊法的藝術製作。而這樣子的創作動機可能起源於布爾喬亞式消費者的脅迫,使得藝術家們不得不付諸行動,從制式的博物館抽退出來,投入公共空間,重新自我定義。無論接下來各自的發展為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不被任何定義、派別、國家所限定。
    回想老師上課所提到的內容,彷彿這並非第一次藝術家們以一種反抗原有、重新思考的角度去掀起藝術創作─這不就是達達主義嗎?其中異曲同工之妙讓我不禁想要一窺究竟,而在尋找資料的過程當中,也發現另一個耐人尋味的革命─龐克文化,若將這兩種藝術結合社會脈絡的分析,也許會有所收穫吧!
貳、達達主義
達達主義發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杜象領導,來自歐洲各地的藝術家聚集在瑞士,創造反戰爭、反現代、反藝術的作品。這種概念的產生可歸因於當時戰爭對環境與人們所帶來的衝擊,即使戰後經濟持續發展,科技所帶來的樂觀已經被動搖,一些藝術家開始提出不同的想法,透過藝術和演出等方式來諷刺戰爭、反對傳統的必然性、並拒絕後浪漫膨脹個人主義,甚至提出「燒毀博物館」的口號,進而重新建立、思考藝術的價值。
關於「達達」一詞的由來,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詞,有些人則認為它來自羅馬尼亞藝術家查拉和詹可頻繁使用的口頭語「da, da」,在羅馬尼亞語中意為「是的,是的」。最普遍的一種說法是,1916年,一群藝術家在蘇黎世集會,準備為他們的組織取個名字。他們隨便翻開一本法德詞典,任意選擇了一個詞,就是「dada」。在法語中,「達達」一詞意為兒童玩耍用的搖木馬。
達達主義正如隨手翻開書所得到無意義的名字,它並非一般的藝術,而是致力於呈現反藝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廣泛的引起人們注意,主要目的強調破壞、反叛、諷刺當代,包括如戰爭、舊傳統、社會人性的一切事物,作品呈現無意義、機遇性。意在告訴世人,大戰造成的災難,道德或美學價值都變得沒有意義,並且需要重新思考美醜的觀念。常見的創作利用拼貼(collage)、蒙太奇(montage)、現成物的方式呈現,如:杜象的小便斗[圖一]、現成的自行車輪[圖二]。至今留下許多令人困惑、甚至憤怒的作品;它們到底是不是藝術?無論你的答案為何,無可否認地,達達主義早已深深地影響其後藝術的發展及走向,如超現實主義等。


叁、龐克文化
龐克紀元起源於史上影響力最大的龐克樂團-性手槍(Sex Pistols)公開表演的1976年,由四個英國青年約翰.萊頓(John Lydon)、史提夫.瓊斯(Steve Jones)、保羅.庫克(Paul Cook)以及葛連.麥拉克(Glen Matlock,後來被「邪惡席德」[Sid Vicious]所取代)。他們以十分業餘的姿態唱吵雜又簡單的曲子,其間夾雜粗話和藐視觀眾的舉動,例如當眾將含在嘴中的糖吐在地上,或者不斷辱罵準備要上場的樂團...等等,這樣子的表演時常引起憤怒、群架。 一團亂的表演當然沒有人鼓掌,而萊頓也表示:我不在乎,我們根本不打算討好觀眾。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兩年,性手槍(Sex Pistols)樂團卻如同龍捲風一般席捲全英[圖三],甚而影響到全球,至今只要一提到龐克音樂(文化),馬上就聯想到他們。
為什麼這幾個當年才二十歲的小鬼頭有辦法以惡搞行動掀起世界性的文化運動狂潮?樂評、學院的文化研究學者以為數龐大的論文、書籍探討龐克運動的成因。時代背景上,一九七五年的英國陷入空前的經濟蕭條,失業率創下二次大戰之後的新高;一九七五年二月,柴契爾夫人當選保守黨黨魁,力推個人主義;當時的流行音樂市場為大型唱片公司掌控,枱面上的走紅的藝人以繁瑣複雜的音樂風格取勝,並花費了龐大預算於過度華麗的打扮;連一九七六年英國夏日異常的酷熱與久旱不雨,也被認為是龐克狂潮的成因之一。
目前的龐克運動已經演化到以實質而非風個取勝的階段;僅僅以外表上與主流不同是不夠的,還必須把自我內在意識的不同強調出來。「龐克並不是什麼,它不是一種流行,不是一種特定的服飾,反叛父母親的暫時現象,或者是一種特定的音樂風格或形式-它是一種引導並驅動生活的觀念。龐克族群的存在是透過音樂、藝術、同仁誌[圖四],以及其他個人創造力[圖五]的表達來支撐並實現這個觀念。這個觀念是什麼?為你自己而思考、做自己、不要只是讓社會來告訴你;創造你自己的法則,過你自己的日子。」(MarkAnderson,《Positive Force》,傳單,1995,註二)對那些身在龐克運動中的人來說,龐克不只是音樂,它是一種社群意識,並且是可以讓各人分享觀念、產生變化的康莊大道。「我們已創造了自己的音樂、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族群和自己的文化。我們正基於愛在鼓吹一個運動,為了期待和平到來的那天而採取行動。我們可能步履蹣跚,但成堅持走下去,我們天天都能創造自由,只要我們願意,就能做到。」(《Profance Existence》,1990,註三)


肆、社會學分析下的兩者
    要由社會脈絡下去推演不同藝術及運動的產生,首先要能夠了解大眾社會的幾個特性:一、由於工業與都市的發展,大眾社會中的各社團各持其說,互相抗衡,而構成團體與團體間的鴻溝。二、大眾社會中傳統與現代間已呈現及明顯的龜裂,其原因是由都市社會與工業社會的生活型態,打破了傳統的社會生活的型態。三、大眾社會的特色中有文化混亂的現象。其原因乃是個制度中的規範與法典互相矛盾,各信念也互不相容。四、自動化與專業化的影響,使社會多樣性和差異性不斷增加。五、個人生存在大眾社會裡,無法避免不滿足和不如意的衝擊,而個人的不安終究會累積成社會的不安。(註四)社會本身由龐雜的因素所構成,但僅僅制度間的失衡就能使原來的社會產生不安與解體。而達達主義與龐克文化的時空背景,顯然吻合第三點和第五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人對世界的感知已經和戰前完全不同,見證戰爭的殘酷與文明的脆弱,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定義既有的概念;一九七五年的經濟蕭條、政治的擺盪,動搖了舊有的價值觀,鼓動人們擺脫傳統桎梏,尋找自己的方向。
面對種種變遷,社會運動就是其中一種調適方式。社會運動是集體行為的一種型態,也是一群人共同參與並推動某一目標或想法的活動。社會運動涉及有組織的行為,而且企求改變包括歷史、經濟、社會、教育、文化諸多權力的不對等關係現狀,其後果可說是社會變遷;而本文提到的兩個事件應該可以被歸類在表現運動及價值取向的社會運動。當社會中的人士被社會體系、制度、及規範所限制,在他們感到無所適從的情況下,最容易產生表現社會運動。(註五)價值取向的社會運動有以下兩種特色:一、理想具有社會公義性的含義,它是一種保守的趨勢。二、既為理想,此理想與社會現實脫節。(註六)在社會運動中忽然提出的新價值,往往對故有社會形成一個挑戰。民眾在這種情形下可能會產生兩種衝突的勢力;一方面當社會體系本身有嚴重問題時,一部分民眾很容易接受這種新價值,另一方面若社會比較安定時,卻能產生相抗衡的阻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與一九七五年的經濟蕭條之下,達達主義與龐克文化都提出了各自的理想─重新建立、思考藝術的價值和創造自己的音樂、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族群和自己的文化;兩者不論理想或者表現方式都與社會起了某程度的衝突, 因為這樣的想法前所未有,而且其呈現的型式並非一般人所能夠馬上接受。甚至,我們還可能基於對於他們的不了解而標籤化、汙名化他們;提起龐克,我們可能聯想到不良少年、吸毒...等等,而達達主義也因為其創作的機遇性而有時難以解讀。
伍、符號學分析下的兩者
    美國哲學家皮爾斯認為人類的一切思想與經驗都是符號活動,提出符號學的理論是在探討意識與經驗的學問,意義的生產製造就是一種符號化的過程,而經驗的體會更是符號意義化的手段。(註七)在認識達達主義與龐克文化的時代背景的前提下,我試圖分析兩種運動中幾個作品想傳達的意義:
    首先,在1920-1921年間,杜象男扮女裝創造另一個自我(alter ego)─蘿絲‧瑟拉薇(Rrose Selavy),並請曼‧雷(Man Ray,1890-1976)替他/她拍下一系列的照片[圖六],蘿絲‧瑟拉薇的雙關語及「愛慾,即生命」(Eros c’est la vie),杜象的扮裝是模仿當時消費文化中,具誘惑性的女性形象;曼‧雷以具有美化作用的柔焦攝影手法來增添他/她的魅力。(註八)輪廓鮮明的雙唇、微翹的手指、柔媚的眼神、及帽子和圍巾所造成臉龐若隱若現的效果,我猜想杜象是以一種諷刺的方式呈現時下消費文化中理想的女性形象,以及布爾喬亞式藝術窠臼的可笑。


接著來看曼‧雷本身非常有名的一部作品,Kiki, Le Violon d'Ingres[圖七]曼‧雷刻劃出一個古老的大提琴手(隱喻畫家Ingres),雙腿夾著他的大提琴就像他夢想著雙腿夾著個女人一樣。照片中女人背部複製了的樂器音箱縫細的記號,頭巾與布幔,似乎提琴手的夢想已經勾勒成真。此外,Man Ray這種半戲謔的達達手法,也逆向挑釁了造型藝術史上Ingres的裸體名畫,似乎嘲笑這幅人體名畫不過只像是個大提琴音箱。(註九)這張照片,可以說是呈現女人獨有的柔美曲線;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把女性的身體,比擬為大提琴,卻是一種物化。許多藝術作品當中的女性,是沒有名字的;他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男性畫家的勾勒,而作品旁邊永遠只標示著男畫家的名字,沒有女性模特兒的名字。作品當中如果出現女性的臉,那往往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其身體的線條、物性;以此圖為例,整張照片的重點在於其背部,而微微轉過來的側臉看不清楚五官,目的只是在增強整部作品中柔美特質罷了,我認為這可以說是另一種對於女性的貶低的型式。


最後取一張龐克圖片做為代表,分析及推敲圖像所帶來的意念。[圖八]這張相片中除了白色襯衫之外,以紅色與黑色為主調。紅色是暖色系中最溫暖的顏色,不僅最具刺激性,也是最曖昧的顏色;在其數種意義當中,我認為龐克最可能採用的是其繁衍與再生的象徵。龐克的精神在於走出自我,而這樣的轉變如浴火鳳凰,在火焰中燃燒自己,在灰燼中重生。黑色是一種無彩色或光亮的顏色,在占星術中象徵土星,讓人聯想到年老、時間、及死亡。即使死亡是令人害怕、不快的,也唯有死亡才能獲得新生,拓展出截然不同的方向、道路。(註十)眉毛、鼻子、嘴唇附近都有穿洞,應該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如同在自己身上刺青一樣,也許代表成長過程中某個重大事件,也可能代表個人的主張與個性。

陸、結論
    綜觀達達主義與龐克文化,即使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卻有相似的氣氛與訴求─人心惶惶、重新搜尋對於事物的定義、反對時下箝制思想的傳統美學或者社會法則、找出自己的方向和生活...等,兩者都影響了後代社會、藝術、思想發展;不同的是,前者最後以一種勝利的餘韻,使得所有藝術家不得不承認其對於後現代藝術的發展,而後者則從未消失,從頭到尾以一種次文化的型式,不盛也不滅地存在迄今。
    無論達達主義與龐克文化的型式或者盛況是否在改變,不變的是人們在有形或無形的限制下,尋求出口、重新定義自我及事物的精神,而那樣的精神,正是人類之所以能夠不斷成長、創新的原因。
柒、引用書目與參考資料
註一、《觀念藝術》/Gregory Battcock/連德誠譯/初版.遠流
註二、《龐克的哲學》/Craig OHara/吳佳臻譯/商周出版社/p.46
註三、《龐克的哲學》/Craig OHara/吳佳臻譯/商周出版社/p.51
註四、《社會運動學》/李長貴著/水牛出版社/p.4
註五、《社會運動學》/李長貴著/水牛出版社/p.95
註六、《社會運動學》/李長貴著/水牛出版社/p.80
註七、《傳播符號學理論》/約翰‧費斯克著/張錦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八、《陰性顯影:女性攝影家的扮裝及自拍像》/劉瑞琪/遠流出版社
註十、《符號與象徵》/Miranda Bruce-Mitford & Philip Wilkinson/李時芬、林淑媚譯/時報出版/p.280-283
漢斯利希特著《達達藝術和反藝術》藝術家出版社198865日出版
何政廣著《世界名畫家全集杜象:現代藝術守護神》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出版
華天雪著《達達主義》中央編輯2000年出版
皮爾‧卡巴那著《杜象訪談錄》張心龍譯.台北:雄詩出版社.198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