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攝、數位操作 (2010.07.10-10.17;台中國美館)
策展人:Dominique Paini
協同策展人:林志明
隨著數位攝影及剪輯工具的普及,許多藝術家紛紛選擇以錄像或是動畫作為其藝術實踐之手段;帶有強烈「手操作」性格的素描或繪畫,亦始終為眾多藝術家構思及展現其創意靈感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此為開端,「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攝、數位操作」展所欲探討的是當「數位」和「手繪」這兩種看似平行的藝術表達方式,成為同一位藝術家的雙重創作樣態時,兩者是否將相互趨近、揉雜、交織?又將衍生出何種創新且多元的關係?
「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攝、數位操作」展在2008年7月首次於法國安錫展出,由法籍學者多明尼克˙巴依尼教授策展,以「手的禮讚」、「側頁與銀幕」、「全景概觀」、「雲霧與波動」、「性、不安、錄影帶」及「故事與傳說」六個面向分別探討,企圖呈現當代藝術家如何透過素描/ 繪畫及拍製動態影像兩途徑,將腦海中的構想及思維「描繪」而出,構成某種當代藝術創作傾向之一致性與歧異性,同時對這樣的思考及實踐過程提出「當代描繪disegno:繪畫及攝錄像」的概念。
在這個影像可快速擷取、變造的數位時代中,部分台灣藝術家亦有類似的創作傾向。他們在熟稔數位創作工具的同時,也運用傳統繪畫媒材來實踐其藝術思維。在法國在台協會的促成下,本館得以將此展引介至國人面前,並邀請三位台灣藝術家:姚瑞中、王俊傑及王雅慧與十九位法國藝術家共同展出,呈現近兩百件手繪及動畫/錄像作品,期待透過此展的對照、呼應與探討,激盪出更豐富的論述觀點與藝術交流之可能。
「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攝、數位操作」,對創意被具體、形象化的過程提出全新觀點的理解,並將藝術從靜態發展到動態之間的轉折和深具意義的段落,細緻描繪。期待此展能帶領觀眾一探當前法國當代/數位藝術的發展樣貌。
馬內到畢卡索-費城美術館經典展(2010.06.26-09.26;北美館)
成立於1876年的費城美術館擁有近22萬5千件藝術史上的代表性藏品,從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與雕塑、中國瓷器、建築裝置到當代藝術作品,其中又以豐富的印象派及後印象派藏品,以及畢卡索及馬諦斯的收藏著稱,另藏有諸多美國本土畫家的作品。是美國重要文化地標之一。其對藝術史研究極具創新思維,在當代藝術策展理念表現上也十分亮眼,曾兩度獲得策畫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的殊榮。此次交流將成為北美館首度與美國重量級美術館的難得合作紀錄。本次展覽以藝術史的軸線來看費城美術術館經典收藏,同時也可透析美國慈善家與美術館典藏的脈絡與風格。展出包括馬內、竇加、畢沙羅、莫內、雷諾瓦、塞尚、梵谷、高更、羅丹、馬諦斯、畢卡索、夏卡爾、莫迪里亞尼、米羅、杜象、歐姬芙等58件油畫與雕塑作品,實屬重量級的藝術饗宴。
台北光點<藝識形態>影展(2010.08.06-09.09)
冒著不純的危險
電影是一種「不純」的藝術,它一直無法擺脫向戲劇、攝影、音樂…等其他藝術借用語言的命運。正是因為它的不純,缺乏完全獨立的特質,以致打從電影誕生開始,它是不是一門藝術就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議題。不純,因此在某種程度下,成了電影的原罪。但有理論家認為(尤其是以法國哲學家為首,例如:André Bazin、Alain Badiou、Jacques Rancière…等,一再接力闡述的概念),正是這種不純的特性,使得電影在各種藝術當中獨樹一幟,甚至認為它就是藝術的「現代性」當中最明顯的特徵。但問題來了,當電影要拍其他藝術時,不純的電影如何去拍其他「純」的藝術?它如何能拍到藝術最純的部分,也就是與透明的形式合為一體的主旨,藝術之所以是藝術的「意念」?或者換個方式問,一個電影導演如何拍另一位藝術家以另一種媒介來創作?他是否可能拍到這個藝術家正在發展中的概念,同時,經由這個過程,向我們揭露電影本身「不純」的特性?
早在Andre Bazin討論電影做為一種不純的藝術時,他舉的例子便是Henri-Georges Clouzot的《畢卡索之謎》。只不過他當時的論點停留在影片中戲劇元素與真實的對立關係,用以強調電影的跨越性質來證明它的不純。但事實上, Clouzot只是在時間上稍微做假,以底片長度有限為由,和攝影機上計數器跳動的影像,用希區考克常用的手法催化觀眾的緊張情緒,以此突顯時間在觀看過程的重要性。影片的拍攝方式像是在畢卡索的腦部架上一部顯微鏡,讓我們清楚看到,整個繪畫過程其實是一種畫家想要觸碰腦海中影像之欲望的發洩過程。畢卡索要畫一幅畫之前,腦海裡的影像其實是不明確的,正是這種欲望把他最初想畫的影像「弄髒」、「使不純」…,最後定格為我們所謂的圖畫。影片證明繪畫其實也是一種不純的藝術,而且是以電影特有的能力(對時間的裁切與延遲),只不過它被完成時的平衡與安定感,讓我們誤以為看見畫家清澈的意念。
近半個世紀以來,藝術的演變經歷了前所未見的大反轉,藝術家大多已捨棄對「純」的追求,無論是在媒材或意念上都是如此。我們已經正式進入不純的年代,「跨界」已經蔚為主流。只是,正當我們期待看到藝術因雜交、混血而百花齊放時,稍微鬆懈而沒跟上潮流,世界就又悄悄改變。接著,僅就視聽藝術而言,影片、錄影帶、CD、VCD、DVD…都即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MP3與下載,是雲端傳輸與20M上網。載體隱退,速度愈來愈快,純度似乎已被速度與產業所取代。現在最流行的理論已經是產、官、學界合作,是跨界融合的文化創意產業…。但,不純的意義已正在遺失,我們可以預見的將來是,當跨界已經變成「並置」或「混搭」,後現代理論常用的「模仿」與「挪用」就已失去它的革命性格,也就是失去它的藝術性。
透過電影,我們看到畢卡索冒著不純的危險,冒著失去自我的可能。他意識到鏡頭的存在,不停地擦去、修改、塗抹,他知道繪畫是結束(影片結尾他這麼說),而電影卻是過程。電影的不純,終究還是具有催化作用,他讓畢卡索無法只是畫「會動的畫」,而是畫「思考的律動」。意念一旦點燃,彷彿脫韁的野馬,《畢卡索之謎》已不是電影,也不是繪畫,甚至不是電影與繪畫的並置。所以,不純是一種冒險,而不是一種狀態,這就是關於藝術的影片為什麼會那麼迷人的原因。最後,這是一個國民戲院與公視「藝識形態」合作的節目。一個影展和一個電視節目的混合,又會把什麼樣不純的因子帶給對方?它是一項單純的節目並置?或是一種冒著不純的危險?
(轉載自"台北光點"官網)
電影是一種「不純」的藝術,它一直無法擺脫向戲劇、攝影、音樂…等其他藝術借用語言的命運。正是因為它的不純,缺乏完全獨立的特質,以致打從電影誕生開始,它是不是一門藝術就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議題。不純,因此在某種程度下,成了電影的原罪。但有理論家認為(尤其是以法國哲學家為首,例如:André Bazin、Alain Badiou、Jacques Rancière…等,一再接力闡述的概念),正是這種不純的特性,使得電影在各種藝術當中獨樹一幟,甚至認為它就是藝術的「現代性」當中最明顯的特徵。但問題來了,當電影要拍其他藝術時,不純的電影如何去拍其他「純」的藝術?它如何能拍到藝術最純的部分,也就是與透明的形式合為一體的主旨,藝術之所以是藝術的「意念」?或者換個方式問,一個電影導演如何拍另一位藝術家以另一種媒介來創作?他是否可能拍到這個藝術家正在發展中的概念,同時,經由這個過程,向我們揭露電影本身「不純」的特性?
早在Andre Bazin討論電影做為一種不純的藝術時,他舉的例子便是Henri-Georges Clouzot的《畢卡索之謎》。只不過他當時的論點停留在影片中戲劇元素與真實的對立關係,用以強調電影的跨越性質來證明它的不純。但事實上, Clouzot只是在時間上稍微做假,以底片長度有限為由,和攝影機上計數器跳動的影像,用希區考克常用的手法催化觀眾的緊張情緒,以此突顯時間在觀看過程的重要性。影片的拍攝方式像是在畢卡索的腦部架上一部顯微鏡,讓我們清楚看到,整個繪畫過程其實是一種畫家想要觸碰腦海中影像之欲望的發洩過程。畢卡索要畫一幅畫之前,腦海裡的影像其實是不明確的,正是這種欲望把他最初想畫的影像「弄髒」、「使不純」…,最後定格為我們所謂的圖畫。影片證明繪畫其實也是一種不純的藝術,而且是以電影特有的能力(對時間的裁切與延遲),只不過它被完成時的平衡與安定感,讓我們誤以為看見畫家清澈的意念。
近半個世紀以來,藝術的演變經歷了前所未見的大反轉,藝術家大多已捨棄對「純」的追求,無論是在媒材或意念上都是如此。我們已經正式進入不純的年代,「跨界」已經蔚為主流。只是,正當我們期待看到藝術因雜交、混血而百花齊放時,稍微鬆懈而沒跟上潮流,世界就又悄悄改變。接著,僅就視聽藝術而言,影片、錄影帶、CD、VCD、DVD…都即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MP3與下載,是雲端傳輸與20M上網。載體隱退,速度愈來愈快,純度似乎已被速度與產業所取代。現在最流行的理論已經是產、官、學界合作,是跨界融合的文化創意產業…。但,不純的意義已正在遺失,我們可以預見的將來是,當跨界已經變成「並置」或「混搭」,後現代理論常用的「模仿」與「挪用」就已失去它的革命性格,也就是失去它的藝術性。
透過電影,我們看到畢卡索冒著不純的危險,冒著失去自我的可能。他意識到鏡頭的存在,不停地擦去、修改、塗抹,他知道繪畫是結束(影片結尾他這麼說),而電影卻是過程。電影的不純,終究還是具有催化作用,他讓畢卡索無法只是畫「會動的畫」,而是畫「思考的律動」。意念一旦點燃,彷彿脫韁的野馬,《畢卡索之謎》已不是電影,也不是繪畫,甚至不是電影與繪畫的並置。所以,不純是一種冒險,而不是一種狀態,這就是關於藝術的影片為什麼會那麼迷人的原因。最後,這是一個國民戲院與公視「藝識形態」合作的節目。一個影展和一個電視節目的混合,又會把什麼樣不純的因子帶給對方?它是一項單純的節目並置?或是一種冒著不純的危險?
(轉載自"台北光點"官網)
Robert Lepage之《眾聲喧嘩》(2010.08.21-28;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今年必看的鉅作……任何一位認真的劇場觀眾,都應該去搶一張票。 ---多倫多星報
這是一部令人驚心、感傷、歡鬧、無法言喻的美麗作品。……非看不可。---英國獨立報
7年探索,一氣呵成勒帕吉最豪氣動人的作品
舞台8小時,催醒一個跨越歐美兩洲的糾結記憶
城市新地標 語言成功取代建築
愛戀在聲音、影像與裝置的爭寵中找到盲點
出走成璀燦孤傲的閃亮星辰。
沒有人比羅伯.勒帕吉,更會在舞台上講故事。這次,在最拿手的舞台裝置、流動場景以及影像巧思之外,他成功挑戰聲音,並證實了聲音是人類表達情緒的唯一途徑。
從幕起的嬰兒哭聲開始,一路透過各式語言,以及如電話、收音機、錄音軌、默片、錄放音機、同步收音、對嘴歌聲、合成音、超自然聲音、迷幻聲音、語言治療等眾多元素,在近8個半小時的演出中,藉由優秀的9位主角,勒帕吉從容穿插並揭露9段溫馨感人的故事。從對人口販售的批判到尋找親情認同的悲憫,從歌劇紅伶床榻追蹤社會集體意識的偏差,每個單一命運,無法逃脫地重疊在集體共同歷史上;像開展一幅巨型卷軸,尚未揭露的真相,熟練地將陷阱偽裝,在遠方靜待獵物入囊。
故事在演員各自敘述的自我片段中流洩,橫跨歐美兩洲4個國家、歷經了70個年頭,時而淙淙悅耳、時而激情澎湃。勒帕吉創作史詩般的宏大作品,這不是第一次,卻是最具未來感,又最令人玩味的一次。
這是一部令人驚心、感傷、歡鬧、無法言喻的美麗作品。……非看不可。---英國獨立報
7年探索,一氣呵成勒帕吉最豪氣動人的作品
舞台8小時,催醒一個跨越歐美兩洲的糾結記憶
城市新地標 語言成功取代建築
愛戀在聲音、影像與裝置的爭寵中找到盲點
出走成璀燦孤傲的閃亮星辰。
沒有人比羅伯.勒帕吉,更會在舞台上講故事。這次,在最拿手的舞台裝置、流動場景以及影像巧思之外,他成功挑戰聲音,並證實了聲音是人類表達情緒的唯一途徑。
從幕起的嬰兒哭聲開始,一路透過各式語言,以及如電話、收音機、錄音軌、默片、錄放音機、同步收音、對嘴歌聲、合成音、超自然聲音、迷幻聲音、語言治療等眾多元素,在近8個半小時的演出中,藉由優秀的9位主角,勒帕吉從容穿插並揭露9段溫馨感人的故事。從對人口販售的批判到尋找親情認同的悲憫,從歌劇紅伶床榻追蹤社會集體意識的偏差,每個單一命運,無法逃脫地重疊在集體共同歷史上;像開展一幅巨型卷軸,尚未揭露的真相,熟練地將陷阱偽裝,在遠方靜待獵物入囊。
故事在演員各自敘述的自我片段中流洩,橫跨歐美兩洲4個國家、歷經了70個年頭,時而淙淙悅耳、時而激情澎湃。勒帕吉創作史詩般的宏大作品,這不是第一次,卻是最具未來感,又最令人玩味的一次。
《史迪夫特的事物》(2010.08.11-15;台北啤酒工場347成品倉庫)
管他是什麼?太棒了! -- 英國每日電訊
無人的演出,讓你習慣
人類不再是天地的主宰,不再是萬物之靈
靜如先知,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史迪夫特
早預言,人類任性拋棄自然後的狼狽
深若禪師,當代音樂與劇場大師郭貝爾
彈指間,五架鋼琴召喚百年穹蒼下的圖像與聲音
集結在劇場,瞬間融變成無可逼視的定靜力量
這次,人類完全退位。音樂劇場大師郭貝爾以事物(things)為中心─在一般劇場裡,事物通常是道具或佈景─將風和霧、水和冰、光與影、呢喃、聲響、人聲、速度與呼吸,都變成主角。他為五台鋼琴譜曲、卻沒有安排演奏者;他處心積慮,精心設計了機械裝置,只為進行一場音樂與圖像、文學與哲思的無人表演。但這是一個邀請,邀請觀眾更專注於去「看」、去「聽」─聽見落雪與巴哈一樣動人,看見氤氳、樹影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原住民吟詠,完美結合。
19 世紀德國浪漫作家阿道伯.史迪夫特用一個畫家的眼睛寫作,他詳實地記載與描述大自然,也曾描述工業發展對大自然的侵害。他的文字,迫使讀者放慢速度,關心細節─他已被視為「環保先知」、「慢活始祖」。在現今自然與人類重整出發的關鍵時刻,郭貝爾用史迪夫特的事物觀,巧妙運用工業革命後的機械裝置,結合人類思想文明與多元文化原始而美好的音樂元素,重組人類視覺與聽覺秩序,是一聲聲令人動容的暮鼓晨鐘。
無人的演出,讓你習慣
人類不再是天地的主宰,不再是萬物之靈
靜如先知,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史迪夫特
早預言,人類任性拋棄自然後的狼狽
深若禪師,當代音樂與劇場大師郭貝爾
彈指間,五架鋼琴召喚百年穹蒼下的圖像與聲音
集結在劇場,瞬間融變成無可逼視的定靜力量
這次,人類完全退位。音樂劇場大師郭貝爾以事物(things)為中心─在一般劇場裡,事物通常是道具或佈景─將風和霧、水和冰、光與影、呢喃、聲響、人聲、速度與呼吸,都變成主角。他為五台鋼琴譜曲、卻沒有安排演奏者;他處心積慮,精心設計了機械裝置,只為進行一場音樂與圖像、文學與哲思的無人表演。但這是一個邀請,邀請觀眾更專注於去「看」、去「聽」─聽見落雪與巴哈一樣動人,看見氤氳、樹影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原住民吟詠,完美結合。
19 世紀德國浪漫作家阿道伯.史迪夫特用一個畫家的眼睛寫作,他詳實地記載與描述大自然,也曾描述工業發展對大自然的侵害。他的文字,迫使讀者放慢速度,關心細節─他已被視為「環保先知」、「慢活始祖」。在現今自然與人類重整出發的關鍵時刻,郭貝爾用史迪夫特的事物觀,巧妙運用工業革命後的機械裝置,結合人類思想文明與多元文化原始而美好的音樂元素,重組人類視覺與聽覺秩序,是一聲聲令人動容的暮鼓晨鐘。
義大利‧拉斐爾藝術合作社-《嘿,女生!》(2010.08.05-08;台北啤酒工場347成品倉庫)
迷炫的美感—你絕少在舞台上看到的一種視覺震撼。
-- 英國金融時報
迷離的黑色夢幻 模擬青春如詩的奧秘
語言穿透材質 決意用堆積與變形指定溝通
義大利幻覺系劇場鬼才
亞維儂藝術節專屬常客─羅密歐‧卡士鐵路奇
打破習以為常 冷眼竄改純淨美絕茱麗葉的蛻變
音樂環繞著觀眾緩緩響起,煙霧裊裊的空間裡,完美的女體,自一堆粉紅色的膠狀物中升起。彷若半個聖女貞德與半個茱麗葉,她緊抿嘴角、眉頭深鎖,在爭取自由的慾望和等待救援的徬徨無助之間,漸漸被徹底地撕裂。
本劇幾乎没有語言,在戲劇、視覺藝術、自我意識相遇交織之際,兩位主要演員深刻精湛地將女性內在的能量、不安與壓抑的自覺,一一揭露。這女孩沒有名字,可以是你我之間任何一人,而她通常只有在人們招呼「嘿,女孩!」時,才會注意到自己。她躲藏在微不足道的事物背後,但又令人驚奇如報喜的美麗天使。這個無名氏女孩,超越性別,重擊你我心靈。
導演卡士鐵路奇可說是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的常客,從1988年至2005年間連續發表的《無盡繁衍的悲劇》(Tragedia Endogonidia),共發表了6個創作。2007年,他帶著2006於巴黎首演的作品《嘿,女生!》(Hey Girl!) 返回亞維儂,更成功地奠立他專屬的劇場風格與地位,2008年因此受邀成為該年亞維儂藝術節協同藝術家。關於風格,他說:「(我)不是在找尋劇場與視覺藝術的關係。這不是一個特別的新領域。這只是一種劇場的可能。」而關於羅密歐重新詮釋的茱麗葉,台北將會跟亞維儂一樣驚艷。
-- 英國金融時報
迷離的黑色夢幻 模擬青春如詩的奧秘
語言穿透材質 決意用堆積與變形指定溝通
義大利幻覺系劇場鬼才
亞維儂藝術節專屬常客─羅密歐‧卡士鐵路奇
打破習以為常 冷眼竄改純淨美絕茱麗葉的蛻變
音樂環繞著觀眾緩緩響起,煙霧裊裊的空間裡,完美的女體,自一堆粉紅色的膠狀物中升起。彷若半個聖女貞德與半個茱麗葉,她緊抿嘴角、眉頭深鎖,在爭取自由的慾望和等待救援的徬徨無助之間,漸漸被徹底地撕裂。
本劇幾乎没有語言,在戲劇、視覺藝術、自我意識相遇交織之際,兩位主要演員深刻精湛地將女性內在的能量、不安與壓抑的自覺,一一揭露。這女孩沒有名字,可以是你我之間任何一人,而她通常只有在人們招呼「嘿,女孩!」時,才會注意到自己。她躲藏在微不足道的事物背後,但又令人驚奇如報喜的美麗天使。這個無名氏女孩,超越性別,重擊你我心靈。
導演卡士鐵路奇可說是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的常客,從1988年至2005年間連續發表的《無盡繁衍的悲劇》(Tragedia Endogonidia),共發表了6個創作。2007年,他帶著2006於巴黎首演的作品《嘿,女生!》(Hey Girl!) 返回亞維儂,更成功地奠立他專屬的劇場風格與地位,2008年因此受邀成為該年亞維儂藝術節協同藝術家。關於風格,他說:「(我)不是在找尋劇場與視覺藝術的關係。這不是一個特別的新領域。這只是一種劇場的可能。」而關於羅密歐重新詮釋的茱麗葉,台北將會跟亞維儂一樣驚艷。
澳洲 塊動舞團視覺劇場《致命引擎》(2010.11.06-07;國家劇院)
請注意!《致命引擎》不是一般的舞蹈節目,它是一部結合舞蹈、多媒體影像、音樂與雷射的新形態演出。在編舞家基登˙歐巴任尼克與一群傑出的藝術家持續探索下,讓科技、美學與動能巧妙地融合,並賦予彼此延伸的意義。
《致命引擎》關注於關係中的連結、衝突與孤立等不斷變動的狀態。雙人舞部分可視為雙人肢體對話、或是獨立個體試圖逃離內在的黑暗、死亡、性與渴望。能夠感應聲音與動能的互動影像,與舞者的動作精密配合,讓人體轉化為動態的能量、光影、聲音以及一個個炫目詭譎的幻象世界。
演出最高潮所呈現的畫面是十分驚人的,從舞台上產生的巨大黑色雲霧,逐漸吞沒觀眾;極亮的綠色雷射光束在大廳中掃射;高頻率的音樂穿透耳膜……顯示出爆炸性的威力,徹底顛覆平日的感官習慣。
本製作獲得多項殊榮,包括澳洲演藝協會頒發之海普曼獎「最佳視覺或肢體劇場」,更榮獲號稱電子藝術界奧斯卡的「電子藝術大獎」。
編舞家 基登‧歐巴任尼克曾於昆士蘭芭蕾舞團、雪梨舞團擔任舞者,之後成為獨立舞者和編舞家,與許多舞團合作,包括來自澳洲芭蕾舞團、荷蘭芭蕾舞團等等創作委託。1995年,基登成立塊動舞蹈視覺劇場,持續不斷地試圖重新定義什麼是現代舞,以及其可能性,在作品內容與形式上有許多驚人的突破及變化,獲得國際間極佳的讚譽。
《致命引擎》關注於關係中的連結、衝突與孤立等不斷變動的狀態。雙人舞部分可視為雙人肢體對話、或是獨立個體試圖逃離內在的黑暗、死亡、性與渴望。能夠感應聲音與動能的互動影像,與舞者的動作精密配合,讓人體轉化為動態的能量、光影、聲音以及一個個炫目詭譎的幻象世界。
演出最高潮所呈現的畫面是十分驚人的,從舞台上產生的巨大黑色雲霧,逐漸吞沒觀眾;極亮的綠色雷射光束在大廳中掃射;高頻率的音樂穿透耳膜……顯示出爆炸性的威力,徹底顛覆平日的感官習慣。
本製作獲得多項殊榮,包括澳洲演藝協會頒發之海普曼獎「最佳視覺或肢體劇場」,更榮獲號稱電子藝術界奧斯卡的「電子藝術大獎」。
編舞家 基登‧歐巴任尼克曾於昆士蘭芭蕾舞團、雪梨舞團擔任舞者,之後成為獨立舞者和編舞家,與許多舞團合作,包括來自澳洲芭蕾舞團、荷蘭芭蕾舞團等等創作委託。1995年,基登成立塊動舞蹈視覺劇場,持續不斷地試圖重新定義什麼是現代舞,以及其可能性,在作品內容與形式上有許多驚人的突破及變化,獲得國際間極佳的讚譽。
以色列巴希瓦現代舞團《十載精彩》(2010.10.15-17;國家劇院)
獲得國際極佳讚譽、被認為是當代最有看頭的現代舞團-巴希瓦現代舞團,終於在其藝術總監暨編舞家納哈林的帶領下,首度來台演出廣受世界好評的舞碼《十載精彩》。
《十載精彩》一開場就以這段誘惑的文字吸引觀眾:「美麗的幻影,瘋狂與理智的微妙區隔,笑聲背後的焦慮,脆弱與優雅的並存。」這段文字簡扼說明關於編舞家納哈林舞作的風格,有時古怪、有時滑稽,緊湊中隱藏一抹神秘色彩。
藉由結合、重製1992年至2008年間編舞家納哈林七部舞蹈作品的精采片段,並運用古典音樂、傳統希伯來歌曲、朗誦文字到流行音樂,納哈林創造出《十載精彩》一部質感豐富,包含了強烈個人風格與歷史感的獨特作品。其所創造的革命性動作語彙『嘎嘎』,著重於探索感官與動作的關連,更是讓舞作充滿令人耳目一新的舞蹈可能性及獨特張力。
以色列巴希瓦現代舞團1964年創立,初期由美國現代舞巨擘瑪莎˙葛蘭姆擔任藝術顧問,是除了瑪莎˙葛蘭姆舞團之外,第一個獲得演出葛蘭姆舞作許可的團體。納哈林自1990年起擔任藝術總監,推動舞團進入全新紀元。巴希瓦現代舞團長年在以色列與國際間巡迴演出,每年演出約兩百五十場,獲得國際間無數獎項與肯定。
《十載精彩》一開場就以這段誘惑的文字吸引觀眾:「美麗的幻影,瘋狂與理智的微妙區隔,笑聲背後的焦慮,脆弱與優雅的並存。」這段文字簡扼說明關於編舞家納哈林舞作的風格,有時古怪、有時滑稽,緊湊中隱藏一抹神秘色彩。
藉由結合、重製1992年至2008年間編舞家納哈林七部舞蹈作品的精采片段,並運用古典音樂、傳統希伯來歌曲、朗誦文字到流行音樂,納哈林創造出《十載精彩》一部質感豐富,包含了強烈個人風格與歷史感的獨特作品。其所創造的革命性動作語彙『嘎嘎』,著重於探索感官與動作的關連,更是讓舞作充滿令人耳目一新的舞蹈可能性及獨特張力。
以色列巴希瓦現代舞團1964年創立,初期由美國現代舞巨擘瑪莎˙葛蘭姆擔任藝術顧問,是除了瑪莎˙葛蘭姆舞團之外,第一個獲得演出葛蘭姆舞作許可的團體。納哈林自1990年起擔任藝術總監,推動舞團進入全新紀元。巴希瓦現代舞團長年在以色列與國際間巡迴演出,每年演出約兩百五十場,獲得國際間無數獎項與肯定。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