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松山社大_淑玲:浪漫主義Romanticism

浪漫主義Romanticism (一)特質
浪漫主義對於歷史有興趣,對社會現象也密切關注。因為不滿現實的存在,常退隱到古代中世紀傳說中去尋找靈感;但是又對現時社會的變革充滿了熱情,特別關心社會偶發的事件,如戰爭、屠殺、海難等。 藝術家所表現出的主觀性。個人、情緒、奇幻和想像的地位,重視原始的自然甚於文明。 由於不滿現實處的環境空間,所以對異國情調的嚮往表現得特別突出,尤其以神秘阿拉伯世界。 在繪畫上,比古典主義重視色彩的強烈表現,用豐富畫面,增強激情的效果。構圖上,常以對角線或不安定的布局代替古典主義安定的金字塔式構圖。為了講究畫面的整體效果,而不拘泥於細部的真實模寫,作風比以前更自由,筆法更加流暢。
(二)畫家部分
吉里科(Theodore Gericault, 1791~1824 ),法國浪漫主義第一位重要畫家,早年曾到義大利去研究古代雕刻及米開藍基羅的作品。熱愛騎馬,常以馬為題材作畫。代表作《皇家騎兵隊長》(1812)、《美杜沙之筏》(1818~19,巴黎羅浮宮),以戲劇性的表現手法描寫海難事件,震憾了社會,引起一致譴責政府無能的反應。 德拉克洛瓦(Eugène,Delacroix,1798~1863),早期受吉里科影響頗大,曾到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西班牙旅行,異鄉情調刺激他,加上有點受英國畫風的影響,使他畫面用色強烈起來,作品中已有互補色並置的畫法,影響到後來的印象派畫家。每一幅作品無不充滿強烈的色彩,及燃燒的熱情,高呼繪畫的自由解放,令人肅然起敬。代表作有《但丁小舟》(1822,巴黎羅浮宮)、《薩旦納帕路斯之死》(1827,巴黎羅浮宮)、《領導群眾的自由女神》(1830,巴黎羅浮宮)、《阿爾及利亞女人》( 1834,巴黎羅浮宮)。 哥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1828),西班牙大畫家,宮廷畫師,畫了許多貴族畫像。他常把那些衣著華麗﹑珠光寶氣的人物,畫得浮華﹑膚淺而貪婪。除人像外,喜畫一些生死關頭的場面,如行刑等。由於色彩及光線的明暗效果處理得當,往往頗能扣人心弦,愈到晚年,由於目睹戰爭殘酷,變得愈加尖刻、嘲弄、冷酷、陰森,有夢魘般的恐怖。他認為在自然界裡沒有線條,只有在空間上顯出明暗、前後的色面,這種觀念影響到後來的印象派。代表作《查理四世及其家族》(1801,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宮)、《裸體的瑪哈》(1802~05,馬德里普拉多宮)、《穿衣的瑪哈》(1802~05,馬德里普拉多宮)、《1808 年5 月3日》(1814,馬德里普拉多宮),描寫法軍屠殺西班牙鬥士的場面。 康斯太博(John Constable,1776~1837),英國第一位大師級畫家,大半作品是風景畫。喜畫光與空氣,所以研究雲和光,實地寫生,筆觸豪放。不喜歡黑暗的風景畫,因此他發明一種可以提高明度與彩度的畫法,即所謂「分割法」( divisionism),也就是在一個底色調上,使用畫刀﹑短而重的筆觸,將二個對比色並置起來,這種技法對印象派有影響。代表作《白馬》(1819,紐約富力克收藏)、《乾草車》(1821,倫敦國家畫廊)、《奔馬》(1825,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泰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1775~1851),英國大畫家,曾用水彩研究自然,他大多選擇山岳﹑海洋或歷史古蹟為題材,因為這些能配合浪漫時期對風景的觀念,和對崇高的定義。也喜研究光和空氣,人稱他為「用彩色的蒸汽畫出空氣風景」的畫家。所描繪的是自然壯麗的景色,落日餘暉、海上風暴等,畫面上往往有一層金黃色的迷霧,將景色半掩起來,使它們看似乎是浮現於無限的空間裡。他關心的是變幻不定的大氣氣圍及光影的效果,與康斯太博的風景畫相比,顯然較偏向幻想。代表作《暴風雪:漢尼巴越過阿爾卑斯山》(1812)、《奴隸船》(1840,波士頓美術館)、《遇難後的黎明》(約1840,倫敦泰德畫廊)、《雨、蒸汽、速度》(1844,倫敦國家畫廊)。 腓特烈(Caspar David Friderich, 1774~1840 ),德國最重要浪漫主義藝術家,喜歡表現安靜﹑孤寂﹑風﹑冰雪的風景畫家,有精密﹑客觀的技術,用色細緻,畫中人物往往背對觀眾。代表作《站在霧海上的流浪漢》(1818)、《枯樹與鴨群》(1822,巴黎羅浮宮)。 賓漢(George Caleb Bingham, 1811~79 ),美國畫家,技巧源自英國,使浪漫時期的冒險精神發展到表現美國西部的拓荒情形。代表作品《皮貨販子沿密蘇里河而下》(1845,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三)心得
非常感謝前期與這期同學們,大家友愛、和善和熱情,使得一天工作累積下來的疲憊,在週二晚上得以舒解,尤其是從IVY那邊得到不只是水餃好吃!從深度到廣度獲益良多,她常跑圖書館查看資料、收集資料等,另一組同學介紹『大使』畫作,新同學能夠抓住畫裡的Key Point,詳細敘述解說,另人非常驚艷!嗯!要認真練好英文及會做好Power Point。(因是職場中輟生,離開原工作去不務正業十年,回來時不僅須重新學習,且凡事均要用到電腦,從前未曾使用電腦做事,到目前一切都要用到電腦,以一指神功慢慢地學習Word、Excel-----)。
因自己是個死板板的人,來上藝術史是要求自己的腦袋瓜變靈活,希望下半輩子頭腦、個性能夠較通達委婉!從現代藝術畫裡常表現出→呈現的畫面、標題、觀看人想法不同,例如:【這不是煙斗】-------等,然而現實生活中不也常是這樣嗎?大家看到的是表面,與真實世界裡並不一定相同,也許當時研究者或評論者,不盡然能詮釋畫者的意念呢?!『也許畫者在做畫心態有可能像—瑛珸,無目的的目的畫畫,更或是一時興起------等。有何不可?像我們有時也會無目的地去亂買東西吃(零食),不指因壓力而亂吃東西,無意識看到賣東西店就進去採購。』
當然這叛逆思考想必早已藏在心裡,受到Ivy小姐引爆,所以同學們有自己獨到特殊想法!有幸能夠在楊老師教導及薰陶下,受益匪淺!思緒變得廣!謝謝楊老師、謝謝各位同學,更感謝楊老師出作業給同學做,讓我們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及成就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