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開啟一扇多元美學之窗

時光荏苒,在社區大學開課已邁入第五年,而每一學期對筆者而言,就如同新的挑戰,既想要給現有學員連貫性的課程特質,也企圖以不同角度來看待藝術與美學的定義,規劃西方美術、當代藝術、藝術人類學、建築風格、聖經與神話、設計美學、攝影等主題,力求為學員開啟一扇多元美學的窗口。

因應全球化的趨勢,經常聽聞各國政府文化部門提出「廣納多元文化」的口號,口號喊得震天響亮,政策制定得有模有樣,若是公民美學素養上無法打破單一古典藝術的品味迷思,要做到實質地接受多元文化,恐難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依筆者觀察社區大學學員的學習現象,發覺對西洋美術史略知與喜好的學員來說,古典藝術的唯美品味要改變至當代藝術的前衛觀點,猶如難以跨越的一道圍籬,圍籬的高度則因人而異,然而只要對這些前衛觀點不再抗拒,再高的圍籬也隨時可能瞬間瓦解。對於抱持著好奇心踏入教室的新生(藝術入門者)來說,不妨一探究竟的學習心理,將自己的學養興趣歸零,暫且不論愛恨與否,僅問能否燃起對當代藝術與多元美學的知性火苗,猶如一張白紙,凡書寫必留下痕跡, 也像是一只海綿不斷地吸納,但筆者身為講師仍期待學員如海蚌,吸收各種美學養分,終究能吐納出美麗耀眼的珍珠。因此,筆者精心規劃如研究所進行的討論課程,由分組報告討論十幅畫,閱讀主題專書,到本學期的攝影影像創作,從這些研究創作的活動當中,使同學體驗到閱讀對於學習的重要性,當深入探討某一主題,愈發察覺樂趣無窮而無法自拔,最後藉由創作的遊戲性與表現性,體現對生命的態度,抒發個人的情感,如此更可貼近藝術家的思維世界,亦會如德國藝術家波依斯所言「人人皆為藝術家」的潛能性,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接受多元美學的心態,首先將自己全然放空,回歸到兒時對外界事物的探索狀態,不斷地提出「為什麼」;再者,返回成人的理性思考,將所習得的知識咀嚼為自身有意義的內涵,如此多元文化才能與個體有深刻的生命連結,而非僅是全球化下所產生影像爆炸的曇花一現。抱持著這種開放的態度學習,即使旅行舊地重遊,亦會以嶄新眼光尋找未曾探訪的驚奇角落,不同的時空情境閱讀同一本經典作品,亦會別有一番滋味。人文藝術學養絕對無法以技術性的速成來培養, 需要多年的各類人文美學教育發展使能孕育所謂的「成果」,期待開花結果若過於殷切,可能僅是一些過於浮誇的數據,不如多鼓勵市民參與這類人文課程,並與這些文化機構所辦的節慶與活動有所連結,如此始能達到寓教於樂的「成果」 。

5 則留言:

Tom 提到...

全球化主流價值論述和霸權支配機制由國際強權所掌控的事實.引言出至奇摩知識家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2412984
2008台北雙年展簡介中第二段提及......新自由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相關議題.......學生真有點錯亂.主辦單位將"全球化"名詞擴大詮釋與本展覽創作品連結.實不以為然.若進一步以全球在地化運動所衍生了其覺醒、自主意識的行動邏輯,並凸顯其主體性意涵的行動、論述位置和權力等來詮釋.則學生認同也.全球在地化運動(包括藝術品)加油.

Tom 提到...

全球化是指涉全球性行動之動態連線,依此邏輯,全球化行動絕不再僅僅是普遍化、依單一類型發展的命題,它牽涉到的則是多采多姿、異質多元之世界各地社會內涵,因此,R. Robertson提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正引發這個面向的解釋與想像。用中國的古話來說,全球化是「經」,全球在地化是「緯」,前者是橫向的動態連線,而後者是扣緊在地特色之動態縱深,二者相生而存,但也相剋對立而激發出新的發展。引言出至奇摩知識家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2412984
全球在地化與全球化是不同的.

Yunnia Yang: Curator for New Aesthetics 提到...

導覽時,我強調的是'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對應,而非'全球在地化'.

Tom 提到...

謝謝老師的解說.若2008台北雙年展簡介中第二段語法文字能更改......新自由資本主義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對應..........則比較接近本次展覽創作品.不容易誤導.
另11月18日晚上於課堂
1.學生誤將俄羅斯位置記錯.正確是北緯60度.非30度.
2.中途曝光有分底片及感光紙兩種.效果相反.

徐大 提到...

知識障覆蓋慧解
歸零要推翻既有
既有已支持了大半生見解
說有歸零
大部分只是隱匨
說謊
自我催眠
或自己以為
並非真正歸零
有智又需歸零
對要接受衝突的事
也許必做
從無到有如蛋變雞
辛苦可成
但歸零
難度如同是雞變蛋
再重新孵化
想就知道有趣的地方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