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衛藝術相對論:新媒體藝術
當代藝術關乎創作者的前衛觀點與心靈世界,
第1週  導論:新媒體,新震撼!
新媒體藝術的歷史流變
第2週  拼貼:畢卡索(Pablo Picasso)vs.布拉克(Georges Braque)
畢卡索「藤椅上的靜物」、布拉克拼貼詩意
第3週  現成物:杜象(Marcel Duchamp)vs.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杜象「泉」&「大玻璃」、羅森伯格之「串連繪畫」(
第4週  攝影藝術(一):達蓋爾(Louis Daguerre)vs.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
攝影發明的故事、攝影運動前驅
第5週  攝影藝術(二):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vs.羅欽可(Alexander Rodchenko)
現代攝影之父的「直接攝影」、「攝影蒙太奇」的視覺力量
第6週  攝影藝術(三):曼.雷(Man Ray) vs. 莫侯利.納吉(Moholy-Nagy)
超現實攝影&「中途曝光」 、包浩斯攝影的光影實驗
第7週  實驗電影(一):梅里耶(Georges Méliès)vs. 雷捷(Fernand L
éger)
「月亮之旅」之影像魔法、實驗電影前驅「機械芭蕾」
 第8週  實驗電影(二):達利(Salvador Dali)vs. 瑪雅.戴倫(Maya Deren)
超現實電影「安達魯之犬」&「午後的迷惘」
第9週  公民週
第10週  錄像藝術(一):白南準(Nam June Paik)vs.佛斯特爾(Wolf Vostell)
 錄像藝術誕生的故事、 錄像雕塑裝置、「解拼貼」的破壞美學
第11週
錄像藝術(二):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vs. 伊夫.薩斯曼(Eve Sussman)
以慢速思索生命的錄像藝術、錄像繪畫「宮女圖」
第12週  錄像藝術(三):藝術雙人組 Fischli &Weiss vs. 法蘭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
解構藝術權威的日常微革命、荒謬卻偉大的消失美學
第13週   校外教學(一)參觀國際當代藝術特展
第14週   校外教學(二)參觀國際當代藝術特展
第15週   媒體藝術(一):互動藝術
傑佛瑞.蕭(Jeffrey Shaw) vs. 伍迪茲科(Krzysztof Wodiczko)
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充滿人性溫度的科技藝術
第16週  媒體藝術(二):數位動畫
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 vs. 艾德·阿特金斯(Ed Atkins)
數位影像的虛實辯證、數位化身的生命存有探討 
第17週  媒體藝術(三):聲音藝術
約翰.凱吉(John Cage) vs. 顏尼歐(Ennio Morricone)
無聲勝有聲的「4分33秒」、電影配樂大師的實驗聲響
第18.週 媒體藝術(四):跨界行為表演
蘿莉.安德森(Laurie Anderson)vs. 碧玉(Bjork)
前衛跨界神作「超人」、玩轉科技虛實的冰島天后
參考書目:
數位藝術概論/葉謹睿著/藝術家出版社/2005
錄像藝術啟示錄/陳永賢著/藝術家出版社/2010
消失的美學/維希留著/揚智出版社/2001
錄像藝術啟示錄/陳永賢著/藝術家出版社/2010
消失的美學/維希留著/揚智出版社/2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